依头顺尾简介
依头顺尾的意思
解释:
谓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
语法:
依头顺尾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我说书的也只得这等依头顺尾的演说。”
依头顺尾相关词语
- 1 首尾相赴
- 首尾:前后。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出处: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持论常圆满周到,首尾相赴,而真理愈析而愈明。”语法:首尾相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尾大难掉
- 犹言尾大不掉。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语法:尾大难掉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 3 直待雨淋头
- 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僧问:‘迢迢一路时如何?’师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语法:直待雨淋头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十字街头
- 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出处:元 无名氏《村乐堂》:“则这金钗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更压着那十字街头犯由榜,这公事不虚诳。”语法:十字街头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大众谋生场所。示例:其实世界上你所深恶的和期望的,走到十字街头,还不是一样么?(鲁迅《两地书》七八)
- 5 掐头去尾
- 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出处: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语法:掐头去尾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事物有用部分。示例:他引用那篇文章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影响很坏。
- 6 有天没日头
- 比喻无稽言行。同“有天无日”。出处: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俗语本诗句》:“真个有天没日头,宋《神童诗》也。”语法:有天没日头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示例:就屈杀了奴罢了,是那个不逢好死的……拿这有天没日头的事压枉奴。就是你与的簪子,都有数儿,一五一十都在。《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 7 浮头滑脑
- 犹言油头滑脑。形容人轻浮狡猾。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座中几个人,都是浮头滑脑的,没有甚么事可记。”语法:浮头滑脑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为人。
- 8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 顺:依顺;昌:昌盛;逆:违背。顺应民众的就能兴旺,违逆民众的定要毁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刚传》:“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语法:顺人者昌,逆人者亡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9 磕头撞脑
- 1.犹言碰来碰去。谓到处都能碰到。 2.形容人多互相挤碰。如:庙中人甚多,称得是磕头撞脑。
- 10 搔头抓耳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2回:“两个搔头摸耳,没有法想。”语法:搔头抓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1回:“王柏臣那面也晓得了,急得搔头抓耳,坐立不安。”
- 11 羊头狗肉
-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表里不一出处:清·钱大昕《恒言录》第六卷:“世祖赐丁邯诏曰:‘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语法:羊头狗肉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郭沫若《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在我们凡百事情都是羊头狗肉的中国,一切原则都要生出例外。”
- 12 降心顺俗
- 降低心志,随顺流俗。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语法:降心顺俗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3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语法: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俗话说: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这句话很适合他
- 14 神头鬼面
- 比喻怪模怪样。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9卷:“殊不知少间自都无主张,只见许多神头鬼面,一场没理会,此乃是大不实也。”语法:神头鬼面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明·黄容《江雨轩诗序》:“句雕字锼,叫噪赘牙,神头鬼面,以为新奇,良可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