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简介
民惟邦本的意思
解释: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出处:
《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语法:
民惟邦本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统治者。
示例:
《元史·岳柱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
民惟邦本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民为邦本
成语造句
- 1.……显然,光绪后期的这些言论,是与他早期的民惟邦本的思想有着内在联系的。
- 2.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强调“民惟邦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告诫为政者必须体察民情、关注民生。
- 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 4.张维为中国人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这种民本主义观念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也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思路和经验。
- 5.早在杰斐逊或林肯诞生的几千年前,就有一位中国圣贤写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似秤,民意如山”“得民心者得天下,逆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定律。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
民惟邦本相关词语
- 1 涂炭生民
- 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出处:明·沈采《千金记·登拜》:“狂秦暴虐,涂炭生民。”语法:涂炭生民作谓语、宾语;指社会时局。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叔宝无道,涂炭生民。天兵南征,势同压卵。”
- 2 强枝弱本
- 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玄宗》:“强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犹然,况犬羊乎?”语法:强枝弱本作宾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 3 土瘠民贫
- 土地贫瘠,人民贫穷。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二年》:“穷边气寒,土瘠民贫,景略以勤俭帅众,二岁之后,储备完实,雄于北边。”
- 4 保境息民
-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出处:《周书 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语法:保境息民作谓语、定语;指军队的职责。示例: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明史 外国五》)
- 5 国富民康
-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
- 6 荼毒生民
- 荼毒:毒害,残害。指残害人民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语法:荼毒生民作谓语、定语;指残害人民。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本兵不职,纵兵深入,荼毒生民,损兵折将,失陷内地,律应处斩。”
- 7 矢人惟恐不伤人
- 矢人:造箭的人。造箭的人就怕他造的箭不能伤人。比喻人的立场决定他对待事物的态度。出处:《孟子·公孙丑上》:“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
- 8 与民同忧
- 忧:忧患。与人民共忧患出处: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语法:与民同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与民偕乐
- 君王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语法:与民偕乐作谓语、定语;指地位高的人。
- 10 本固枝荣
- 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一回:“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语法:本固枝荣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要懂得本固枝荣的道理
- 11 将本求利
- 用本钱谋求利润。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楔子:“孩儿待将些小本钱到江西南昌地面做些买卖,一来是躲避逃灾,二来是将本求利。”语法:将本求利作宾语、定语;用于经商等。示例:胡正《汾水长流》第七章:“你也是将本求利嘛。”
- 12 物阜民康
- 物产丰富,人民安康。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语法:物阜民康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局面等。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39章:“不仅预兆今年国内物阜民康,而且由于是我大宋建国以后,第一个新年。”
- 13 兵为邦捍
- 兵:军队;邦:国家;捍:捍卫。 军队是国家的保障。出处:清·刘亚《将略要论》:“兵为邦捍,国家之威望,将吏之用权,民间之保护,皆借于兵。”
- 14 残民以逞
- 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以残害人民来达到罪恶目的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语法:残民以逞作谓语、定语;指害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