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息民简介
保境息民的意思
解释: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出处:
《周书 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语法:
保境息民作谓语、定语;指军队的职责。
示例:
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明史 外国五》)
保境息民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保国安民
保境息民相关词语
- 1 国富民康
-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
- 2 荼毒生民
- 荼毒:毒害,残害。指残害人民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语法:荼毒生民作谓语、定语;指残害人民。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本兵不职,纵兵深入,荼毒生民,损兵折将,失陷内地,律应处斩。”
- 3 仰人鼻息
-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语法:仰人鼻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百年梦,国势弱,叹蹉跎。仰人鼻息,奴才思想奈天何!(陈毅《水调歌头 四游良口》词)
- 4 与民同忧
- 忧:忧患。与人民共忧患出处: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语法:与民同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屏声敛息
-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连连~,不敢作声。”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语法:屏声敛息作定语、状语;指悄不出声。示例: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 6 与民偕乐
- 君王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语法:与民偕乐作谓语、定语;指地位高的人。
- 7 物阜民康
- 物产丰富,人民安康。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语法:物阜民康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局面等。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39章:“不仅预兆今年国内物阜民康,而且由于是我大宋建国以后,第一个新年。”
- 8 偃兵息甲
- 偃:放倒。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争出处:后魏·高允《征士歌》:“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学。”语法:偃兵息甲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9 妖孽伏息
- 杜绝了坏事或制服了邪恶的人出处:《乐府诗集·西颢》
- 10 人民城郭
- 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出处: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语法:人民城郭作宾语、定语;用于感叹。示例: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 11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出处:《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语法:物阜民安作谓语、定语;指社会局面。示例: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 12 病国殃民
-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语法:病国殃民作状语、定语;同“祸国殃民”。示例:你们的结果必弄得病国殃民
- 13 土瘠民贫
- 土地贫瘠,人民贫穷。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二年》:“穷边气寒,土瘠民贫,景略以勤俭帅众,二岁之后,储备完实,雄于北边。”
- 14 境随心转
-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 佛语有:“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又说:“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