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固枝荣简介
本固枝荣的意思
解释:
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一回:“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
语法:
本固枝荣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示例:
要懂得本固枝荣的道理
成语造句
- 1.要弘扬传统文化,让民族民间艺术之树本固枝荣,不正是弘扬的题中应有之义吗?此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 2.这古榕树与夫妻树一样,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 3.强壮郑州文化,离不开这个根,本固枝荣。
- 4.本固枝荣,根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 5.主线是纲,纲举目张;主线是本,本固枝荣。
英语翻译
- 英语:
when the wood is firm,the branches flourish
本固枝荣相关词语
- 1 将本求利
- 用本钱谋求利润。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楔子:“孩儿待将些小本钱到江西南昌地面做些买卖,一来是躲避逃灾,二来是将本求利。”语法:将本求利作宾语、定语;用于经商等。示例:胡正《汾水长流》第七章:“你也是将本求利嘛。”
- 2 连枝共冢
-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语法:连枝共冢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爱情坚贞。示例:但得个同心子,死共穴,生同舍,便做连枝共冢、共冢我也心欢悦。明·孟称舜《娇红记·晚绣》
- 3 本性难移
- 移:改变。指长期形成的癖性习惯;难以改变。出处: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语法:本性难移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表示很难改变的坏习惯。示例:你总是这样不爱收拾,屡次说你,你总不听。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巴金《家》二)
- 4 粗枝大叶
- 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语法:粗枝大叶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作风草率,不精细。示例:这么细细给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粗枝大叶告诉你吧!(赵树理《地板》)
- 5 根深固蒂
- 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出处:《明史·杨继成传》:“连路蟠结,根深固蒂,各部堂司大半皆其羽翼。”语法:根深固蒂作谓语、定语;比喻基础牢固。
- 6 血本无归
- 本钱赔光了,一点也没收回。
- 7 磐石之固
-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出处:《晋书·陆机传》:“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语法:磐石之固作宾语;指十分坚固。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又着朱贵儿迁在宝林院去一同抚养赵王,自以为磐石之固。”
- 8 本固邦宁
-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出处:《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语法:本固邦宁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谏。示例:自古道,立国基,民为邦本;衣食足,知荣辱,本固邦宁。京剧《串龙珠》
- 9 依本画葫芦
-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语法:依本画葫芦作谓语、状语;比喻单纯模仿。示例:怕我连真带草,一剗数黑论黄,写仿描朱,从头至尾,依本画葫芦。元 王伯成《贬夜郎》第二折
- 10 枝叶扶疏
- 扶疏:繁茂纷披的样子。形容树木长势良好;颇为繁盛。也可用来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用来形容文章内容充实。出处:汉 扬雄《解嘲》:“顾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语法:枝叶扶疏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形容树木长势良好。示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 11 玉枝金叶
- 玉的枝干,金的叶子。比喻皇亲国戚以及出身高贵的人出处:明·无名氏《霞笺记·父子伤情》:“别选个侯门贵戚,玉枝金叶。”语法:玉枝金叶作宾语、定语;指豪门子女。
- 12 婴城固守
- 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出处:东汉·班固《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语法:婴城固守作谓语、定语;指防御。示例:清·汪琬《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国安焚铜陵,掠南陵,所至人皆婴城固守。”
- 13 越鸟巢南枝
- 越:古代国名,今浙江一带。越地的鸟在外地筑巢,必用向南的树枝。比喻不忘故乡出处:《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语法:越鸟巢南枝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4 求荣反辱
- 比喻追求荣誉不成反而遭受耻辱出处:曾国藩《与九弟国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