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双关简介
一语双关的意思
解释:
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即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86章:“又转脸看看弯弯绕这伙子人,一语双关地说:'我再宣布一声,谁想浑水摸鱼,挑拨是非,那是办不到。'”
语法:
一语双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胡雪岩一语双关地说:‘应春,你放心到湖州去吧!’”
成语造句
- 1.张老师说话总喜欢一语双关。
- 2.可能作者一语双关,用火车暗指“轨迹”。
- 3.歧义通常产生于语言、语义、句法等层面,其一语双关的特有功能常被灵活使用以达到讽刺、幽默等效果。
- 4.妙哉妙哉!真可谓是一语双关啊!除了我住的那间屋外,小哥你等可自行挑选。
- 5.那广告用语与其产品名称一语双关。
- 6.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只是在《罗密欧与茱丽叶》中,写了些一语双关的“荤笑话”,就被剧作家。
英语翻译
- 英语:
punny
- 俄语:
сомнительный
- 其他:
<法>prononcer un mot à double sens
一语双关相关词语
- 1 一笑百媚
- 形容美人的笑态。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语法:一笑百媚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示例:妺喜蛊惑,一笑百媚而色厉。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三下·帝履癸》
- 2 一登龙门
- 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语法:一登龙门作宾语、定语;指人飞黄腾达。示例: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 3 一臂之力
- 臂:胳膊。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语法:一臂之力偏正式;作宾语;常用在助后。示例: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 4 性命交关
- 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出处:清 夏纶《杏花村 监闹》:“此事是你我性命交关的事。”语法:性命交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关重大。示例: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这是乡下人性命交关的事!你还在糊里糊涂,看成这样平常呢。”
- 5 咬定牙关
- 亦作“咬定牙根”。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这长老咬定牙关,声也不透。”语法:咬定牙关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李逵浑身脱剥,咬定牙关,手掿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水浒传》第六六回
- 6 一团漆黑
- 全部都是黑的。比喻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出处: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语法:一团漆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清。
- 7 双管齐下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出处: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语法:双管齐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示例:如此双管齐下,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并争取时局的好转前途。(毛泽东《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
- 8 可一而不可再
- 再:两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出处: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劝借可暂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语法:可一而不可再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戒生曰:‘事可一而不可再。’生不应而归。”
- 9 心香一瓣
- 心香:内心的香;瓣:花或果中的一片。比喻心中真诚敬礼,如燃香供佛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7回:“我李玄只有心香一瓣,谨祝诸兄福寿绵长而已。”语法:心香一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季羡林《序》:“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 10 诛一警百
- 诛:杀戮,处罚。杀戮或处罚一个来警诫众人出处: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语法:诛一警百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警戒别人。
- 11 溢美之语
- 过分夸奖的话。出处:《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语,两怒必多溢恶之言。”语法:溢美之语用作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 12 一家之说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出处:《旧唐书·陆贽传》:“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语法:一家之说作宾语;指有独特见解。
- 13 一家之长
- 家庭的当家人出处: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六章:“一家之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语法:一家之长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
- 14 双珠填耳
- 填:填塞。 两颗珠子填塞了耳朵。形容被蒙蔽。出处:汉·桓谭《新论·专学》:“两叶掩目,则冥默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