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珠填耳简介
双珠填耳的意思
解释:
填:填塞。 两颗珠子填塞了耳朵。形容被蒙蔽。
出处:
汉·桓谭《新论·专学》:“两叶掩目,则冥默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
双珠填耳相关词语
- 1 一语双关
- 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即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出处:浩然《艳阳天》第86章:“又转脸看看弯弯绕这伙子人,一语双关地说:'我再宣布一声,谁想浑水摸鱼,挑拨是非,那是办不到。'”语法:一语双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胡雪岩一语双关地说:‘应春,你放心到湖州去吧!’”
- 2 车马填门
-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出处:《北史 拓跋深传》:“是故馀人摄选,车马填门;及臣居边,宾游罕至。”语法:车马填门作宾语、补语;形容宾客很多。示例:这里接连着亲戚族中的人来来去去,闹闹穰穰,车马填门,貂蝉满座。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 3 双管齐下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出处: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语法:双管齐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示例:如此双管齐下,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并争取时局的好转前途。(毛泽东《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
- 4 赖有此耳
- 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出处:《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语法:赖有此耳作谓语、分句;用于庆幸。
- 5 嵬眼澒耳
- “嵬”念wéi。亦作“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出处: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虚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钟鼓乐。”语法:嵬眼澒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五卷:“斑马等赋所以令人嵬眼澒耳,政由时出奇字衬贴之也。”
- 6 江汉之珠
- 江汉:长江和汉水。江汉一带所产的珍珠。形容贵重之物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揆度》:“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用江汉之珠。”语法:江汉之珠作宾语;指贵重物品。
- 7 买椟还珠
-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语法:买椟还珠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买椟还珠,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清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 8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语法:公耳忘私,国耳忘家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 9 妥首帖耳
- 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 10 珠玉在傍
- 珠玉:比喻美好的姿容。比喻有容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出处:宋·秦观《与李德叟简》:“其弊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之风。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信此言也。”语法:珠玉在傍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11 倾耳细听
- 侧耳留意而听示例:不绝如缕的音乐从窗外传进来,倾耳细听,原来是月光曲。
- 12 掌上珍珠
- 比喻极受父母疼爱的子女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回:“那隐帝顿足捶胸,伤悼不止,就像真的失了无价至宝,掌上珍珠。”语法:掌上珍珠作宾语、定语;多指儿女等。示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于是两兄弟犹如一鼻孔出气,更加你我不分,视交恕就如掌上珍珠。”
- 13 法不传六耳
- 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话可法不传六耳。”语法:法不传六耳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佛门有句话,法不传六耳。大师父总该知道。《花城》1981年第4期
- 14 文武双全
-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语法:文武双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示例: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