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巧内嫉简介
外巧内嫉的意思
解释:
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翟义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之心。”
语法:
外巧内嫉作谓语、定语;指表里不一。
外巧内嫉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表里不一
英语翻译
- 英语:
artful speech and flashy manners in appearance but jealous inside
外巧内嫉相关词语
- 1 巧言不如直道
- 巧言:好听而虚伪的话。 比喻假言假语不如有话直说。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又费我半盆水一锭皂角,巧言不如直道,我谢你个达磨俫把衣钵亲交。”
- 2 大巧若拙
-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语法:大巧若拙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示例: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境界可谓难得。
- 3 付诸度外
- 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语法:付诸度外作谓语;用于处事。
- 4 弦外之音
-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语法:弦外之音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言外之意。示例: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弦外之音。(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 5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 推举人才时,秉持公正无私之心出处:《吕氏春秋》
- 6 无巧不成话
-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同“无巧不成书”。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6卷:“又道是‘无巧不成话’。”语法:无巧不成话作宾语、分句;比喻事情十分凑巧。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5回:“常言道:‘无巧不成话。’即只鹿,刚刚跑到那林边,被那使刀的女子,加上一箭。”
- 7 身外之物
- 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名誉、地位、权力、金钱等。出处:唐 吴兢《贞观政要》:“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语法:身外之物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名利终究是身外之物,一个人的品行才是要紧的。
- 8 置诸度外
- 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语法:置诸度外作谓语;指不放在心上。示例:林语堂《中国的国民性》:“年纪一大,也就倚老卖老,荣辱祸福都已置诸度外。”
- 9 人神同嫉
- 见“人神共嫉”。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著记》第五章:“虐政密如蛛网,生民坠于涂炭,人神同嫉,天地不容。”语法:人神同嫉作定语、状语;用于民愤很大。
- 10 矜名嫉能
- 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出处:汉 崔寔《政论》:“其达者或矜名嫉能,耻善策不从己出,则舞笔奋辞,以破其义。”语法:矜名嫉能作谓语、定语;指自以为是。
- 11 嫉恶若仇
- 见“嫉恶如仇”。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语法:嫉恶若仇作谓语、定语;指爱憎分明。
- 12 左建外易
- 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威权,变革法度。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教也。”司马贞索隐:“左建,谓以左道建立威权也;外易,谓在外革易君命也。”王伯祥注:“左谓失正,外谓失中,故事乖常理叫‘左道’,也叫‘外道’。语法:左建外易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心精手巧
- 心思灵敏,手艺巧妙
- 14 出敌意外
- 见“出敌不意”。出处: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语法:出敌意外作谓语、定语;用于意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