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而不可再简介
可一而不可再的意思
解释:
再:两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
出处: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劝借可暂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
语法:
可一而不可再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戒生曰:‘事可一而不可再。’生不应而归。”
成语造句
- 1.但这种事情可一而不可再,毕竟猎场之中越过数个等级爆冷的机会并不多——别说猎场,现实中也不多见。
- 2.反正布局的劣势他也清楚,再不将最近从黑白无常那里学来的招数亮出来,难道又像上次那样,指望陈盈最后犯错?那种好事可一而不可再,而且也有点不厚道。
- 3.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可一而不可再,兼且不可预测性太大,一次一个没人会作。
- 4.此次,念在你儿子被人殴打受伤,一怒之下丧失理智,我就不惩罚你了,但是你记住,有些事,可一而不可再。
- 5.这种事情可一而不可再,实力才是王道,下回是绝对不能这样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for this once <just this once>
可一而不可再相关词语
- 1 方员可施
- 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 2 杳不可闻
- 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0回:“谁知秦敬宇在家,这孙兰姬别要说见他的影响,你就再要听他声咳嗽也杳不可闻。”语法:杳不可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心香一瓣
- 心香:内心的香;瓣:花或果中的一片。比喻心中真诚敬礼,如燃香供佛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7回:“我李玄只有心香一瓣,谨祝诸兄福寿绵长而已。”语法:心香一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季羡林《序》:“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 4 娓娓不怠
- 娓娓:谈话连续不倦的样子;怠:疲倦。连续谈论,不知疲倦出处:清·汪琬《朱翁墓志铭》:“与人论古今成败得失大略,若绳引珠贯,娓娓不怠。”语法:娓娓不怠作谓语、定语;指健谈。
- 5 纤毫不爽
- 纤毫:非常细微;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律历志》:“凡此四蚀,皆与臣法符同,纤毫不爽。”语法:纤毫不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李渔《凰求凤·冥册》:“福善祸淫四个字,是纤毫不爽的了。”
- 6 拍案而起
-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语法:拍案而起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愤慨。示例: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 7 什袭而藏
- 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出处:宋 张守《跋唐千文帖》:“当与夏璜赵璧什袭而藏。”语法:什袭而藏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示例:宋·张守《跋唐千文帖》:“此书无一字刓缺,当与夏璜赵璧什袭而藏。”
- 8 苗而不秀
-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语法:苗而不秀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示例:如果把我们栽种在阴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气暮气,苗而不秀。(郭沫若《玉簪花》)
- 9 不谋其政
- 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10 诛一警百
- 诛:杀戮,处罚。杀戮或处罚一个来警诫众人出处: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语法:诛一警百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警戒别人。
- 11 不厌其详
- 厌:嫌;详:详细。不嫌过于详细。指越详细越好。也作“不厌求详。”出处: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语法:不厌其详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不嫌详细。示例:我那时确实从心底里关心这个孤苦的小女孩,就不厌其详的问黎凤关于小英的事。(茹志娟《在果树园里》)
- 12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法: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明·王骥德《曲律·杂论》:“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其所能者,人也;所不能者,天也。”
- 13 神不守舍
- 神:精神;心神;舍:本为房屋;这里指人的躯体。精神不守在躯体里。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极不安定。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语法:神不守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你最近怎幺老是神不守舍的
- 14 不根之论
-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出处:《汉书 严助传》:“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语法:不根之论作宾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示例:苟足以移科举骫骳之文,不根之论,是某等之心,而识者岂必以是而尽求公哉。(宋 陈亮《郑景望杂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