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末学简介
肤浅末学的意思
解释:
肤浅:浅薄;末学:学无根底。指学识浅薄
出处:
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语法:
肤浅末学作宾语、定语;指学识浅薄。
肤浅末学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末学肤受
肤浅末学相关词语
- 1 山肤水豢
- 《乐府诗集 燕射歌辞三 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出处:《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语法:山肤水豢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明·王志坚《表异录·饮食》:“食之美曰山肤水豢。”
- 2 忝陪末座
- 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出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胡愈之诸先生,我也忝陪末座。”语法:忝陪末座作谓语;用于自谦。
- 3 学而不思则罔
- 罔:同“惘”,迷惑。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法:学而不思则罔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谢觉哉《想!》:“把书本当教条,不顾客观条件,生硬地拿现成公式去套,也必然碰大钉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 4 通才硕学
-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出处: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粗得西学皮毛,辄满口名词,自诩为通才硕学……有不可一世之概。”语法:通才硕学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出处:三国·魏·蒋济《蒋子万机论》:“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语法: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北史·文苑传序》:“及明皇御历,文雅大盛,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6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逸周书 观周》:“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语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7 舍本事末
- 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语法:舍本事末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8 巨学鸿生
- 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出处: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语法:巨学鸿生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新唐书·郑覃传》:“愿与巨学鸿生共力雠刊,准汉旧事,镂石太学。”
- 9 学究天人
- 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法:学究天人作谓语、定语;指学识渊博。示例: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学究天人。(《梁书 钟嵘传》)
- 10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出处:汉 徐幹《中论 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语法:离本趣末作谓语、宾语;指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11 浅斟低唱
- 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出处:宋 陶穀《清异录 释族》:“李煜乘醉,大书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语法:浅斟低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这公则会阔论高谈,那里知浅斟低唱。(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
- 12 凶喘肤汗
- 形容疲乏到极点。出处:《汉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 13 新学小生
-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语法:新学小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口耳之学
-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出处: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语法:口耳之学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示例:宋·陆游《跋柳书苏夫人墓志》:“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