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而谈的拼音,扪虱而谈的近反义词,扪虱而谈是什么意思

  • mén
  • shī
  • ér
  • tán

扪虱而谈简介

扪虱而谈

  •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 【字数】:四字成语
  • 【繁体】:捫虱而談
  • 【注音】:四字成语
  • 【简拼】:MSET
  • 【结构】:偏正式成语
  • 【正音】:
  • 【辩形】:
  • 【年代】: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扪虱而谈的意思

  • 解释:

    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偷窃,无所畏忌。

  • 出处:

    《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 语法:

    扪虱而谈作谓语、定语;指谈吐从容。

  • 示例:

    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鲁迅《而已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扪虱而谈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扪虱而言

成语造句

  • 1.“纸上谈兵”以亡身、亡军,“扪虱而谈”以亡国,惨痛的历史教训,无不发人深省。
  • 2.因为几乎不洗澡和换衣服,衣服和身体脏了,便成了虱子的乐园,于是,“扪虱而谈”就成了晋朝名士风度的一部分。
  • 3.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 4.当时王猛还没遇到苻坚,正在大街上卖簸箕,也跑到军营里求见,扪虱而谈,令桓温大为倾倒,许以高官,王猛却告辞不就。
  • 5.晋朝时候,两个官员相见,互相找到阳光下的好坐处,一边商议公事,一边袒开襟袍,“扪虱而谈,旁如无人”,没人觉得怪异。
  • 6.潘光旦对于自己在寝室门外方便被记过一事,不但绝不讳言,而且奔走相告——简直抵得上魏晋人的扪虱而谈

成语故事

  •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衣服去见桓温。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相。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英语翻译

  • 英语:

    crack lice and chat

扪虱而谈相关词语

1 历阶而上
历:依次。沿着台阶,依次登上。出处:《礼记·檀弓下》:“杜蒉入寝,历阶而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迁遂按剑历阶而上。”
2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指从一片叶子的凋落,就知道秋天就要来到。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3 斗而铸兵
见“斗而铸锥”。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一本作“斗而铸兵”。语法:斗而铸兵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4 择主而事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语法:择主而事作谓语;指择业。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7回:“徒死无益,何若择主而事。”
5 谈天说地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论。形容漫无边际地谈论或指随意闲扯。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谈天说地,讲古论今。”语法:谈天说地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人说话没有主题。示例: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谈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6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语法:不言而信作谓语;指人的威望等。示例:尧舜之世,正百官而诸侯服,去四凶而天下安,不言而信,不怒而威。(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7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含哺:口含食物;鼓腹:手拍肚皮。口含食物,饱食挺腹。形容人过着安乐的生活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语法: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等。
8 推而广之
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语法:推而广之作谓语;用于口语。示例:推而广之,弥纶万有而非有;统而会之,究竟寂灭而非灭。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
9 引而申之
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而申之,以究万原。”语法:引而申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0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语法:沐猴而冠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那些肥头胖脑的绅士,大肚皮的豪商,沐猴而冠的穿着西洋礼服,其实都是资本家的走狗。
11 蜂拥而上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语法:蜂拥而上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只听得山大王一声令下,喽罗兵蜂拥而上,杀下山寨。
12 扪烛扣盘
认识片面,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出处:日喻说
13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语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指普遍性的真理。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4 无功而返
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出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攸县、安仁均须越过茶陵,派人去过,无功而返。”语法:无功而返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相继回店复命,却是无功而返。”

大家在问

扪 字的笔顺写法

扪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扪 ”字共有6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钩 提 点 竖 横折钩
2、扪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虱 字的笔顺写法

虱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虱 ”字共有8画,笔顺写法是:横折弯钩/横斜钩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2、虱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而 字的笔顺写法

而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而 ”字共有6画,笔顺写法是: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2、而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谈 字的笔顺写法

谈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谈 ”字共有10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折提 点 撇 撇 点 点 撇 撇 捺
2、谈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扪”“虱”“而”“谈”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mén
  • 拼音:ér
  • 拼音:shī
  • 拼音:tán
  • 拼音:shì
  • 拼音:shì
  • 拼音:mèn
  • 拼音:mèn
  • 拼音:tǎn
  • 拼音:tǎn
  • 拼音:tán
  • 拼音:t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