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而广之简介
推而广之的意思
解释:
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出处: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语法:
推而广之作谓语;用于口语。
示例:
推而广之,弥纶万有而非有;统而会之,究竟寂灭而非灭。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
成语造句
- 1.这项教育理念应该推而广之。
- 2.尽快地推而广之,于是线上线下一片繁忙的景象。
- 3.推而广之,也就是,君肆意不君、臣顺理不臣。
- 4.推而广之,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如此。
- 5.推而广之,由“空嫂”又仿拟出“乘嫂、护嫂、商嫂、保嫂、纺嫂、险嫂、巴嫂”等系列。
- 6.影响每一个身边的人,那么推而广之,咱们社会必然将会变成和谐无比的大同世界。
英语翻译
- 英语:
give extended application <in the same way>
推而广之相关词语
- 1 引而申之
- 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而申之,以究万原。”语法:引而申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不倾之地
- 即不败之地出处:《管子·度地》
- 3 尸鸠之仁
- 尸鸠:布谷鸟;仁:仁爱。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语法:尸鸠之仁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
- 4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出处:《周书 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语法:亡命之徒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原来这个凶手是匪军一旅马希山的部下—杨三楞。身强力大,一手好枪法,能喝酒,是个不怕死的亡命之徒。(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 5 桑间之咏
- 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出处:明·杨循吉《蓬轩吴记》上卷:“其集多桑间之咏,不足传也。”语法:桑间之咏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6 皮相之士
- 皮相:从表面看。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见识肤浅的人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语法:皮相之士作主语、宾语;用于鄙视。
- 7 沐猴而冠
-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语法:沐猴而冠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那些肥头胖脑的绅士,大肚皮的豪商,沐猴而冠的穿着西洋礼服,其实都是资本家的走狗。
- 8 膏肓之疾
-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语法:膏肓之疾作宾语;指绝症。示例: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膏肓之疾,不劳扁鹊而自愈矣。(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 9 蜂拥而上
-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语法:蜂拥而上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只听得山大王一声令下,喽罗兵蜂拥而上,杀下山寨。
- 10 莫逆之交
- 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语法:莫逆之交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北史 眭夸传》)
- 11 知难而进
-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语法:知难而进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 12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出处:《宋史·忠义传一》:“若敌王所忾,勇往无前,或衔命出疆,或授职守土,或寓官闲居,感激赴义,虽所处不同,论其捐躯徇节,之死靡二,则皆为忠义之上者也。”语法:之死靡二作谓语、定语;指人忠诚。示例:白崖君之谏君泽民,之死靡二,在在所当祀者也。清·曹寅《重修二郎神庙记》
- 13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 含哺:口含食物;鼓腹:手拍肚皮。口含食物,饱食挺腹。形容人过着安乐的生活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语法: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等。
- 14 不言而信
-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语法:不言而信作谓语;指人的威望等。示例:尧舜之世,正百官而诸侯服,去四凶而天下安,不言而信,不怒而威。(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