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而言简介
扪虱而言的意思
解释:
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语法:
扪虱而言作谓语、定语;指谈吐从容。
扪虱而言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扪虱而谈
成语故事
- 十六国时期,东晋大将桓温率军攻打前秦国,驻兵霸上并不渡霸水去攻打长安,隐居华阴山的王猛穿一件破旧的粗麻衣去拜见桓温,与桓温谈论天下形势。王猛扪虱而言,旁若无人。他发现桓温并不真心,就去投奔前秦王苻坚
英语翻译
- 英语:
crack lice and talk
扪虱而言相关词语
- 1 排空而至
- 排空而至多为形容飞行物,常指许多鸟从天空中迅速落下,很有气势,仿佛能推开空气一般。
- 2 言简意深
- 言辞简练,含意深刻。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语法:言简意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词语虽然粗俗,笔气极其纵横,而且言简意深,包括不遗。《三侠五义》第四一回
- 3 著书立言
- 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出处:明·李贽《焚书·童心说》:“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语法:著书立言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写作。
- 4 痛可言邪
- 这种悲痛怎么能说得出呢?
- 5 得而复失
-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语法:得而复失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示例: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68回:“再说宝物得而复失,大大不利。”
- 6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语法: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作宾语、分句;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示例:《文选·卜商》:“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7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语法:拂袖而去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鲁迅《两地书 一三五》)
- 8 大言不惭
- 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语法:大言不惭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严知孝听他这个得意的学生大言不惭的说着,脸上的愁闷就散开了。(梁斌《红旗谱》四二)
- 9 一而二,二而一
- 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出处: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回:“天子神仙,一而二,二而一,岂有三茅祖师之印,陛下用不得之理?”语法:一而二,二而一作宾语、定语;用于事物。示例:纸,钱也,即古之所为寓钱也;以寓钱喻制钱,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 10 施而不费
- 给人以恩惠利益,而自己又耗费不多。亦作“惠而不费”。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史记·吴太伯世家》:“广而不宣,施而不费。”语法:施而不费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
- 11 三言二语
-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出处:朱自清《论朗诵诗》:“或者三言二语,或者长篇大套。”语法:三言二语作主语、宾语、状语;形容说话简明扼要。示例:张恨水《夜深沉》第34回:“当然不是三言二语交代过了,就可以走的。”
- 12 投传而去
- 传:符信。指弃官而去。出处:《后汉书·陈蕃传》:“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语法:投传而去作谓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毅曰:“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投传而去。(《晋书 刘毅传》)
- 13 和衣而睡
- 和:连着。穿着衣服睡觉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9卷:“那老道人自去收拾,关门闭户已了,来房中土榻上和衣而睡。”语法:和衣而睡作谓语、宾语、状语;指穿着衣服睡觉。示例: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因挣扎走了几步,身体愈觉困倦,坐不得一刻,就和衣而睡。”
- 14 三过家门而不入
-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语法:三过家门而不入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