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旌万里简介
悬旌万里的意思
解释:
比喻军队远征。
出处:
《汉书·陈汤传》:“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
语法:
悬旌万里作谓语、定语;比喻军队远征。
悬旌万里相关词语
- 1 千里骏骨
- 比喻贤才。出处:明·李贽《复梅客生》:“若计此时有具眼人能破格欲求千里骏骨,难矣!”语法:千里骏骨作宾语、定语;指贤才。
- 2 千变万轸
- 千变万化。轸,转。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圣人之接物,千变万轸,必有不化而应化者。”语法:千变万轸作谓语、定语;用于景物。
- 3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一些农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摊前造作地摆好姿势,等待城里来的流里流气的摄影师按快门。”语法:流里流气作谓语、定语;指人举止轻浮。示例:王朔《我是你爸爸》:“你今儿是怎么啦?说话流里流气的。”
- 4 以不变应万变
- 用一种固定来处理变化的事情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我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结出的经验是‘以不变应万变’。”语法:以不变应万变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5 万死不辞
- 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辞:推辞。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语法:万死不辞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1)不管在改革的征途中有多大风浪,我也万死不辞。(2)大人有什么事只管吩咐,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定万死不辞。
- 6 绵里裹铁
- 丝绵里包裹着铁。比喻书法或诗文作品柔中有刚或平缓中含着锐气。出处:元·赵孟頫《松雪斋》:“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裹铁也。”
- 7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 认为远的话就远在千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厅上所贴的对联,有刘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谓,毕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远在千里,近在目前。’”语法:远在千里,近在目前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 8 百里才
-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语法:百里才作宾语;称才能平常的人。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才。”
- 9 不明就里
- 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
- 10 决胜千里
- 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语法:决胜千里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示例:他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无决胜千里之才。
- 11 万象澄澈
- 澄、澈:水清。 万物都澄静清澈。形容月夜所有的景物澄静而清澈。出处:清·邵长蘅《夜游孤山记》:“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 12 绵里针
- 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或软中有硬;也比喻极其珍爱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语法:绵里针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夫妇俩的交谈,针锋相对,而且是‘绵里针’,劲道暗藏着。”
- 13 一泻万里
- 见“一泻千里”。出处: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语法:一泻万里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 14 稀里哗啦
-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听得稀里哗啦,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语法:稀里哗啦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徐光耀《平原烈火》:“鬼子进一步,国民党退两步,稀里哗啦地丢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