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博德闻简介
洽博德闻的意思
解释:
谓知识和见闻广博。 明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 玄敬 當時最以洽博多聞稱,不知何所據而云然。”
洽博德闻相关词语
- 1 耳闻目染
-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出处:丛维熙《北国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语法:耳闻目染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示例:她的改变是因为和我朝夕相处、耳闻目染的结果
- 2 耆儒硕德
- 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出处: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必使耆儒硕德,为之师保。”语法:耆儒硕德作主语、宾语;指德高的老年人。
- 3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语法:德重恩弘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 4 僾见忾闻
- 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语法:僾见忾闻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去世的亲人思念。示例: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2回:“所以僾见忾闻,圣人之祭则如在也。”
- 5 逸闻轶事
-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出处:《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语法:逸闻轶事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孙犁《小说杂谈》:“就使这篇小说成为京华街头巷尾谈论的逸闻轶事。”
- 6 喜见乐闻
-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出处:茅盾《夜读偶记》:“就其形式来说是群众性的(为人民大众所喜见乐闻的)。”语法:喜见乐闻作谓语、定语;指很受欢迎。
- 7 博学审问
- 博:广;审:详尽细密。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法:博学审问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学习态度。
- 8 高冠博带
-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语法:高冠博带作宾语、定语;形容儒生的装束。
- 9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语法:顺德者昌,逆德者亡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等。示例: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
- 10 令闻嘉誉
- 对有功德的人记载其功绩进爵嘉奖出处:《国语·周语上》
- 11 爱博不专
- 爱:喜爱,爱好;博:众多,广泛;专:专一,专注。指爱非一人,感情不专。也用来指爱好太广泛,精力不专注,而无特长。出处: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 12 德被八方
-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岂可称臣逆贼!”语法:德被八方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示例:周文王与周武王德被八方,才会取代殷纣的天下
- 13 遗闻逸事
-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语法:遗闻逸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齐老先生(齐白石)的遗闻逸事也常听人说起,可是都没有新凤霞写的那么真。《大地》1981年第3期
- 14 耸动听闻
- 耸:通“悚”,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职臣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固已耸动听闻矣。”语法:耸动听闻作谓语、定语;指夸大或捏造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