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儒硕德简介
耆儒硕德的意思
解释:
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出处:
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必使耆儒硕德,为之师保。”
语法:
耆儒硕德作主语、宾语;指德高的老年人。
耆儒硕德相关词语
- 1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语法:德重恩弘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 2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语法:顺德者昌,逆德者亡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等。示例: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
- 3 德被八方
-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岂可称臣逆贼!”语法:德被八方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示例:周文王与周武王德被八方,才会取代殷纣的天下
- 4 龙德在田
- 《易·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后因以“龙德在田”谓恩德广被。出处:《易·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 5 上德若谷
- 出自老子《道德经》,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
- 6 儒家经书
-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语法:儒家经书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经典著作。示例:我最喜欢研究儒家经书
- 7 醉酒饱德
-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出处:《诗经 大雅 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语法:醉酒饱德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唐 无名氏《灵应传》:“绵历多祀,醉酒饱德,蒙惠诚深。”
- 8 祖功宗德
-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出处:《孔子家语 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 9 同德协力
-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出处: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语法:同德协力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10 德艺双馨
-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出处:《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语法:德艺双馨作谓语、定语;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示例:梅兰芳先生不愧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 11 遗德馀烈
-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 12 风流儒雅
-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出处: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杲之为人也,风流儒雅,为一代之和到此为止;昂之为人也,文章卓荦,为四海之随珠。”语法:风流儒雅作谓语、定语;指人举止文雅洒脱。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而且无论男妇,都是满脸书卷气,那种风流儒雅光景。”
- 13 洽博德闻
- 谓知识和见闻广博。 明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 玄敬 當時最以洽博多聞稱,不知何所據而云然。”
- 14 德尊望重
- 见“德高望重”。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五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献上良马,以备驱驰之用。”语法:德尊望重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老人。
大家在问
儒 字的笔顺写法
儒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儒 ”字共有16画,笔顺写法是:撇 竖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2、儒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