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时间单位:几时几分几秒的书写方法有几种
2种。比如9点09分09秒,还可以表示为9:09:09西柚不是西游2023-08-14 16:51:035
小学数学中图形的变换方式有哪几种
平移和旋转康康map2023-08-14 16:49:457
小学数学中图形的变换方式有哪几种?
小学所学过的图形变化方式有:平移,旋转,轴对称。(望采纳U0001f618)此后故乡只2023-08-14 16:49:423
小学数学统计中数据收集方法方法有哪些?
直接观察 测量 .调查和实验等还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互联网查询得到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O(∩_∩)O~水元素sl2023-08-14 16:47:455
高分求解,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行程问题
第1题假设甲乙两地距离为S,则客车速度为S/6,火车速度为S/10;S=【90/(S/10)】*S/6 +90得S=240第2题假设甲乙两地距离为S,A车速为V;【(S/2)+30】/ V=【(S/2)-30】/【(4/5)V】得S=540水元素sl2023-08-14 16:45:085
小学数学〈小学生求助。行程问题应用题,我弄不懂路程差和速度差之间的关联问题,请老师细指教。见下图〉
去买一本奥数书,多做做,推荐举一反三。善士六合2023-08-14 16:45:084
小学数学应用题行程问题,求帮忙详解下
.............怎么没时间啊?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14 16:45:049
西安小学数学四、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数的世界: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偶数和奇数的定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补充知识点: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补充知识点: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找因数知识点: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找质数知识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数的奇偶性知识点: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通过“列表”“画示意图”的方法会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能够运用上面发现的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比较图形的面积知识点: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补充知识点: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地毯上的图形面积知识点: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补充知识点: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动手做知识点: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1)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2) 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3) 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4) 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5) 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6) 但把高画在底边延长线上在小学阶段不7) 要求。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8)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9) 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10) 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11) 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补充知识点: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翔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知识点: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或S = ah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补充知识点: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知识点: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补充知识点: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三单元《分数》分数的再认识知识点: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知识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像 2 ,1 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读法:2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补充知识点: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分数与除法知识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为0)。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两种)1) 把带分数分成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2) 把整数化成用真分数的分母作分母的假分数,3) 再加上原来的真分数,4) 就可以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5) 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分子作分子,6) 分母不7) 变。分数基本性质知识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找最大公因数知识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两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会找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补充知识点:其他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可适当的把短除法求公因数介绍给学生。(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4与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4与4的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约分知识点:理解约分的含义。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像 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掌握约分的方法。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补充知识点: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例如: ○ 找最小公倍数知识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最为两个数的公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补充知识点: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可适当的把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分数的大小知识点:理解通分的含义。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的数字。分数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数学与交通相遇知识点:1、 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2、 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强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式(2)解设所求量为x(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4)解答方程,注意结果无单位名称。(5)检验做答。补充知识点: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旅游费用知识点:1、 会利用已有的知识,2、 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3、 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看图找关系知识点: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的变化确定或描述行为、事件的变化。四单元《分数加减法》折纸(分数加减法一)知识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2、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法二)知识点:认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也可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补充知识点:整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看课外书时间(分数与小数)知识点:1、 将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即用分子除以分母;一种是先把分数化为十进分数,3、 然后再划为小数。注意:第一种是一般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分数化为小数,而后一种是特殊的方法,需要根据分母的数值确定能否运用。4、 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5、 原来有几位小数,6、 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7、 把原来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8、 能约分的要约分。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组合图形面积知识点: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知识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北京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知识点: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点阵中的规律知识点: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设计活动方案知识点: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能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kikcik2023-08-12 08:41:276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题预期成果可以写几个成功的案例。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是课题申报书中必填项,也是课题结题必须达成的标准。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写作,课题申报书中有对应的模板,分为两种情形:第一情形:最终预期成果,通常从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中进行选择。第二情形:阶段性预期成果,包括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比如专利、论文集、案例等。无尘剑 2023-08-11 08:48:311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距A地5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行,又在离B地
设AB两地相距X千米,则有50:(X-50=(X-50+30):(50+X-30),X=120(X=0舍去)AB相距12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50:70=5:7从第二次相遇到第三次相遇,两车共行驶240千米,其中乙车走了:240/(5+7)*5=100千米)第二次相遇地点离B30千米,离A就是90千米,乙车走了100千米,这时,从A回转10千米时第三次相遇。所以,第三次相遇在离A10千米处。meira2023-08-10 10:29:421
小学数学加减乘除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加减乘除运算顺序口诀: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进性括号内的计算。运算顺序是混合运算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进行混合运算的相关练习时,学生经常因运算顺序不清出现计算错误,因此,对运算顺序的讲解,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告知,还应该巧用对比思想,让知识的本质内化于学生的心中。混合运算法则(1)算式里只有加减法,则依次计算;只有乘除法,也依次计算。(2)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3)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4)每一步不参加计算的部分,要位置、符号不变地抄下来,保证等号前后应该相等。(5)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北营2023-08-10 10:28:431
小学数学利润率概念是什么?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利润率公式:利润÷成本×100%=利润率。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利润率有两种: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收入×100%示例凡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往往在一开始都会让初学者觉得有些困难,经济利润问题也是如此。一是因为术语多,二是因为学者对逻辑关系不清楚,三是计算中会涉及百分数而容易出错。假设你是一位商人,花100元钱买了一个储物箱,然后用120元卖出,那么将获利20元。100元就是成本;120元是售价或卖价,经济学上叫收入;20元是利润,用利润除以成本则是利润率,用百分数表示。所以有:卖价-成本=利润,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倘若生意亏本了,说明卖价低于成本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折本了。成本-卖价=亏损额,亏损率=亏损额÷成本*100%。陶小凡2023-08-10 10:25:441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如何确定三维目标设计
一、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着眼,突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例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九册)教材分析:本课含有以下教学内容: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首先,这两个教学内容直接对应了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教材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发展性目标因素,即在推导公式的时候,如果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使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初步感知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第1条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它含有“理解并记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会用公式进行计算”这两个具体的目标。第2、3条则体现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过程性目标。 显然,此教学目标避免了前面所述两种现象中目标缺失不全的弊端,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在过程中落实目标 教学目标一经确立,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 例如,根据以上所确立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以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入新课。(“转化”的起点) 2.进入探求新知的环节后,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明确转化的方向。 3.动手实践。学生通过剪、移、拼等操作活动,完成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延高剪开”的必要性。(转化的关键) 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应作小结并再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去感悟平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落实数学思考目标) 5.保证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时间,以使学生牢记和熟用公式。教师要根据课堂交流和作业反馈信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进行量化检测。(落实知识技能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此,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教学进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剪切、平移和拼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带着成功的喜悦,利用公式去解决求面积的各种实际问题……整个过程完全围绕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通过亲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S=ah这个公式,而且对平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体验,在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积累,感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这样的教学中,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目标都得到了落实,而且各个目标之间在功能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这正是实施新课程的目的所在。苏萦2023-08-08 08:49:542
小学数学如何根据《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学习之《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王敏勒)总之,三维目标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这三个关系:上图是一个立体三角形,A点表示知识和技能目标;B点表示过程和方法目标;C点表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D点表示目标整合;O点表示教学目标——人的发展(直线OD垂直于底面ABC)。从图上可以读出如下信息。1.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每门课程的三维目标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垂线OD是学生在教学中发展的轴心,A、B、C三维目标的整合,都要不偏不倚地朝着人的发展挺进。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2.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上图的每个顶点,都是与其他各点发生联系的。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教学金字塔。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指出:“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时,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3.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三维目标怎么统一呢?比如朱自清的《春》写春天来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一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师: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草怎么长出来的呢?作者用了“偷偷地”这个词。“偷偷地”,就是说小草趁人家不注意,让人毫无察觉地、无声无息地从土里长出来了。但是没有用“长”,而是说从土里(老师用右手食指做了一个向上的手势)——学生齐声:钻出来了。师:用“钻”这个词,写出小草的生长是很不容易的。它要穿过厚厚的土层,有时还会碰到石头瓦块,就要顶翻它们,然后茁壮地生长出来。可见一个“钻”字,就写出了春草虽小,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却是极顽强、极旺盛的。大家看,“偷偷地”和“钻”这些词用得多好啊!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显然在对字词“钻”“偷偷地”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认识小草生长的劲头,领悟小草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品质,领悟小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拼搏精神。由此可见,在字词的教学中,同样可以融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际上,不论是写字;阅读、写作还是练习,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方法的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在任何一个显性领域中,都有隐性的目标维度存在。所谓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1] 引自张聪慧:“三维目标如何统一”,《语文建设》2005/8《课堂教学》第三主题 三维目标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三维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在首位,显然并没有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排斥于目标之外,也没有轻视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在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教学中是如何完成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1]新课程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我们对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知识与技能不实的现象也进行反思: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相对而言,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一些课听下来总觉得心虚,我们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因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2]但双基教学显然落后时代的要求。传统的双基教学是一种以知识和技能为本位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是第一位的,知识和技能的价值是本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讲解得细致,对基本技能训练得入微,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个较为系统的、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3]总之,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都把关注焦点置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然也就成为我们学生的强项。时至今日,不少教师因此还对传统的双基教学有很深的情结。通过我国与西方教育的比较,也可以发现,我国学生的优势在于知识、技能、解题能力、勤奋与刻苦,不足之处则在于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等方面。我国学生一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而著称,这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和优势。但由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分关注和重视,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偏离了方向。突出表现在:第一,太重基础扎实,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即使是正确的必要的基础,也应讲究适度。过度了就会产生副作用,表现在:(1)对基础不分析其形成过程,不以实践检验其正误、新旧、高低,不汲取其正确的、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加以应用、发展、创新;(2)过分强调基础的系统、严谨面,给人以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的错觉;(3)以灌输的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结论,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不会跳出框框想问题,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太重基础扎实,使学生长期淹没在本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忘记了一切真知都是出自实践的相对真理,忘记了一切真知必须随实践发展而不断检验、批判、提高,随实践发展而逐步接近事物本质这一唯物认识论的最重要原理与指导思想。太重基础,恰恰不利于创新,甚至是阻碍、扼杀了创新。第二,太重基础扎实,导致负担过重、兴趣丧失。真正抓好基础应是将该学科最基本、最有用的内容,融会贯通、简明扼要地讲深、讲透、讲活,引起学生以好奇心,令其在广泛选择的基础上,挑选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而能够少而精地学到手。现在有些人将基础扎实简单化为知识数量的堆积,学生长时期超负荷强化训练,致使学生疲于奔命、趣味索然,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可以说,正是由于太重基础扎实,使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进而导致我国中小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较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再也不能为传统的“双基”沾沾自喜,那是陈旧落后的教学质量观和人才观的表现。当然,批评双基教学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双基,否定双基,我们强调的是:第一,双基的内涵要以终身学习和发展为取向,而不能仅以学科需要和发展来定位。学科本位论的双基是一种封闭的双基,缺乏与生活、时代的联系;是一种过于深厚、宽厚的双基,超越了学生学习的接受可能。以人为本的双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体现时代发展的变化。第二,双基只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把双基孤立起来加以绝对化,最终只能走向其反面,丧失双基自身的价值。与其他两个维度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功能。--------------------------------------------------------------------------------[1] 引自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2006/3[2] 引自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与问题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5/5[3] 引自邵光华,顾泠沅:“中国双基教学的理论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4] 参见周洪林、吴国平:“基础扎实”误区批判,《重庆教育》2002/6《课堂教学》第三主题 三维目标如何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论与过程的关系,与这一关系有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当然,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法论也存在区别。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从学习角度讲,重结论也即重学会,重过程也即重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但是,我们也要防止过程的泛化: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首先,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因而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下面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案例一:“蝴蝶”的启示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学生的学习不也是这样吗?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夸美纽斯指斥中世纪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恩格斯批评英国的爱北斐特中学虽然经费充足,但由于它“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背书制度,这种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毛泽东批评旧的教育“摧残人才、摧残青年”,使学生“越读越蠢”,指的都是这种情况。案例二:孩子们的精彩(杨明明)春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首写春天的诗。诗很精彩,孩子们更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我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是让孩子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写。诗中说:“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孩子们说:是啊!是啊!熟透了的葡萄才会掉下来,熟透了的葡萄水分才多呢!诗中写“一颗,一颗”,我问:“一颗,一颗,落下来的是什么呀?”甲孩子说:“落下来的是雨滴。”乙孩子说:“不,落下来的是葡萄。”丙孩子说:“你们说得不对,落下来的是像葡萄一样的雨滴。”丁孩子说:“应该说,像雨滴一样的葡萄。”多么执著的讨论啊!何必去追究他们谁说得对呢?只需读读他们一脸的认真。我便满足了。接下去的争论更精彩了,诗中写道“落进……”,还没等我念完后半句,他们又接腔了。直言不讳:“落进我的嘴巴里!”反唇相讥:“你的嘴巴盛得下吗?”争先恐后:“应该落进池塘里!”“不,落进干旱的土地里!”“落进沙漠里!”“落进果园里!”“落进庄稼地里!”最后是一个伟大的总结:“落进大自然的怀里!”我亮出了诗人的原话:“落进大地的怀里!”“哦!”孩子们欢呼了!他们欢呼什么?是欢呼猜对了吗?不是吧!他们是欢呼自己也有诗人的水平。最后两句,我是让孩子们填空的。“到处是( )的气息,到处是( )的气息。”他们对这个括号有兴趣极了,答案五彩纷呈:写葡萄的,写香的,写糖的,写丰收的,写喜悦的,居然也有孩子写出了与原诗一模一样的文句:“到处是蜜的气息!”真惊讶孩子的能力!他们不仅会读诗,会体味诗,同样也会创作诗。《课堂教学》第三主题 三维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关注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也是教学中一对至关重要的关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乐学与学会、会学的关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教书与育人(教知识与教做人)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认识与情感的关系。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学科本位论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从实践层面讲,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1.重认知轻情感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情意因素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平,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还对形成学生以学为乐、乐此不疲的良好学习态度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2.重教书轻育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总之,关注人的教学才能使学科教学同时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番警世之言告诉了我们什么?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韦斯特兰2023-08-08 08:49:481
问几道人教版小学数学解方程题
Idon"t no水元素sl2023-08-06 10:54:4210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口算能力
口算是一种不用计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法。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比如计算496×738=?,在竖式计算当中,这道乘法题一共用了24次基本口算!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式,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不仅促发学生的思维,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阅读有关书籍,我获得了一些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经验。 1、 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口算教学中,我们也要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使学生乐于口算,从而不断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比如,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口算能力。2、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 口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有的学生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比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就用掉了几麻袋的草稿纸。通过介绍数学家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所以,教学中尽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有效防止错误,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口算教学工作,那就一定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加强基础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表内乘法和除法,应让学生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每天坚持3~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5、重视错题分析 学生计算出现了错误,就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找错误的根源,及时改正过来。对于重复犯的某种错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既达到“治病”作用,又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平时, 6、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纠正小学生计算中错误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发现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 (1)、感知不准确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的,他们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写的时候,有时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使信息失真,致使学生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35”写成“53”,把“+”写成“-”,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力不集中 而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比如,学生正在解答计算题时,老师的一句“请大家把字写认真些”,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导致计算错误。另外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容易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漏写数字等错误。 (3)、思维定势的干扰 计算中,学生往往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比如,经常在练习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时,就会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了。面对这种情形应对措施 ②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口算练习做得少。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加强口算训练。韦斯特兰2023-08-06 10:52:111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 小数乘小数本小节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注重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在整个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再通过相互的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规律,解决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4.2×3.6时,势必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算法与想法。在交流中,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比如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估算2.8×3.6的结果最大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再进行计算。我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算法、算理和结果上的对与错不作判断,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算理,获得方法。 运用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来指导计算,一方面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提高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为归纳出小数乘以小数的法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如在课堂练习环节中,设计了练一练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指名在全体学生面前谈自己的想法与算法,通过计算与交流,学生对小数乘以小数的算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 运用法则,进行专项训练与开放训练,以拓宽思维,促进发展。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小数乘法算理在操作层面上最简单的概括,对学生在计算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约化,是解题策略的优化。为此,设计了一些专项性习题,根据算式特点在积或因数中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以更一步强化积中的小数位数由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决定这一规律。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安排了一组开放性练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落实,也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探索能力得到训练。让学生在颇有兴趣的计算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将探索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去,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同桌讨论、合作交流,去发现和创造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2 昨天我上小数乘小数的时候,学生列竖式问题很大。有的同学在计算小数乘法时,索性去掉小数点列成整数竖式,而后直接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在横式上点上几位小数。也有的学生受小数加减法影响,喜欢把小数点对齐,而不是末尾对齐。可他们的答案也正确。照教材要求小数乘法要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自然竖式也要象整数乘法的竖式一样,末尾对齐。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这个杂志上,也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学生在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竖式中,有的学生是用上面因数每一位分别去乘下面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这样竖式也是合理性。那么我在想小数乘法中是否也允许他这样写呢。竖式本来就是为了计算方便,学生觉得小数点对齐,看起来也很整齐很清楚,那为什么一定要他把竖式写成末位对齐呢? 昨天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论坛上发了这个帖子,版主说:我想是不可以吧。可也不说为什么一定不可以。虽然心里还是疑惑着,但还是尽量让学生规范写竖式。 今天我把几个怎么教也要写错的同学,让他们把数位多的数写在上面,数位少的写在下面,Z这样一说竖式也正确了,计算正确率也提高了。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3 《小数乘小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以为这一知识点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在课后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现象比较多:1、方法上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例3(2.4×0.8)时,学生能流利地说出先将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这样乘得的积就会扩大100倍,为了使积不变,最后还要将积缩小100倍;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将算理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地解决积的小数点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把小数乘法与小数加法点小数点的方法混淆在一起,或者只看其中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困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3、计算上的失误: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没有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我的学生,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单元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既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为此,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将学生的错题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判断,这样的改错效果好于学生改书上的错题。 2、列竖式细化。强调:①小数乘法列竖式时“末位对齐”。②求出积后,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同样多的位数点上小数点。③对于计算结果,要先点小数点再划掉积末尾的0。 3、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法的对比练习要加强。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4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觉得教学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数学问题要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当学生能以课堂主人的身份主演舞台时,用他们的理性主动诠释课堂,阐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为课堂增色时,我们就应该放手了,可以尽情欣赏他们的表演。 2、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把教学内容提前到例2之前进行,并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探索积的小数的位数与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3、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8×3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最后引导小结:笔算小数乘整数应该做到末尾数字对齐。 然而也有很多不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这些细节。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5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 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 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哦!原来使这样啊!”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耶使学生自己总结的。因为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所以在这里只要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中添上“一共”就行了。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点、化”。提醒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 今天的例2依旧利用下午第二节课上的,例题出示,说说有关数学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根本不需要我去讲解就说出了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来补足”的注意点。后面的“试一试”自然一帆风顺。 从两天的作业看,学生出错不是方法上,都是算错,不进位、看错数,7×7=46等。所以对这部分自己的评判是“过!”下周一上例3。 课后没事,写“教学反思”,感受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两个例题的顺利教学,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单元的知识教学,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讲解到位,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双基的训练,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过。不要炒夹生饭,这样才能让自己后期的教学顺利进行。 2、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 3、课前注意钻研教材,注意要教学的内容与前期教学内容及后期教学内容的联系,对学生学习情况要清楚地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疑问的地方进行预设,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随机应变。” ;豆豆staR2023-08-06 10:52:091
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导学生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体验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例题以购物问题呈现,货币写成以“元”为单位时,百分位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表示的是角,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的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四)新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五)德育渗透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六)、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和某单元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等内容: 第二单元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第一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且对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第二层次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本课是学习第一层次的第一课时,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二、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环节 课件出示情境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同时说明有很多数学问题,值得研究。 (二)新课环节 这一环节首先引导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能不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认知的过程。又通过汇报交流,初步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外书的价格。 《童话故事》:6.62元 《科学家的故事》:2.75元 师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问。 教师筛选(出示)问题,师:我们来解决“买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课外书价格的情境,贴切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主提问,根据学生编出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问题,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这样灵活地使用教材、同时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数加法: 学生比较容易就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计算的方法 (2)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①自主尝试。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想想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做好后,可以在小组内(或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是个预设性的的问题,学生能通过以往的学习,来寻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如:估算,口算,笔算……引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②汇报交流。 A、估算这两本书总价是多少元?对有估算意识的学生及时表扬还要抓住机会是加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B、6元6角2分+2元7角5分=9元3角7分 C、用竖式计算6.62+2.75=9.37(元) 多数学生会选择用竖式计算,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通过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抓住时机追问,(问:写竖式时怎样对位?为什么要这样对位?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便可以直接相加了呢?)从而解决课的重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小数点对齐了,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 口述完毕一起观察整个竖式过程:再完整叙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抓住三点:①小数点对齐②最低位加起③满十向前进一 ●小数减法:解决问题 “《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贵多少元?”,列式后直接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做。师巡视、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仿照加法算理进行叙述,并加以比较总结。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知识作铺垫,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引导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引导概括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4)看书36页 读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三)拓展练习: 1.用竖式计算 4.37+2.93 7.54+6.84 【设计意图】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算法,同时暴露新的认知冲突,计算结果末尾有“0”,正确处理“0”的问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正确认识和掌握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时候要化简,即划掉末尾的“0”的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新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掌握新的本领。 (四)、课堂小结: 分为两部分,先看书36页,整理所学知识;再由学生谈收获、谈体会。归纳总结是否达到知识情感的预定目标。bikbok2023-08-06 10:52:021
200分!!!{小学数学题(出题)}
学校的数学题好好做,这就够了,我自己也不常做课外的练习,做这种题目关键要细心,掌握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给你答案也不过是复制,你自己去网上查也有很多,花两百分问,何必呢我说这些是希望你知道要认认真真做好学校里的课程,课后即使强补,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你现在只要认认真真做好暑假作业就行了ardim2023-08-06 10:51:5915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基础练习1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班级__ 姓名_ 学号________家长签名_ 第一部分:知识点整理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我国的数位分级方法是每______位分一级,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______,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练习1:补充完整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数级u201e亿级万级个级数位u201e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万位个位计数单位u201e千万百万十万一2、含有两级或以上的大数的读法:①先________再读数,从最高级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亿级和万级的数按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后加一个“______”字或“______”字;③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______个“零”,每级末尾的0_________。练习2:请读出下列数字。90990900008读作:__________________3760028704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3、大数的写法:①先找_______,再_______写数;②从高级写起,每写完一级用_______隔开,一个单位也没有的用______占位。练习3:写出下面各数。(1)地球的陆地面积为十五亿零九十万五千平方千米()(2)2000年度我国总人口约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4、大数的比较方法:①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先比较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____;②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比到哪一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_______。③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最好先把数______级,竖着对齐数位,再比较,最后用“ <”或“>”连接起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基础练习2 练习4:在○里填上“<”、“>”或“=”。10000○9999 60000○600000 9998○8999 94537○94536 十七亿○七十亿三十八万○三百八十万 210万元○2100000元5万米○50000米 20吨○2000千克 10000万○1亿5、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整万数或整亿数的改写方法:(用=)先级,然后把个级的______个0去掉,再加上一个“_____”字,或把个级和万级的______个0去掉,再加上一个“______”字。 6、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略写方法:(用≈)先______级,然后看______位或________位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加上一个“万”或“亿”字。练习5:请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460000=()万 927000000=()万 40800000000=()亿64780000=()万 534728≈()万 629999≈()万690080000≈()亿 89950000≈()亿 4090000=409()7、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_______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在电子计算器中,是开关及清除键,清除所有输入的内容,是清除键,只清除刚输入的内容。第二部分:(A组)基础练习一、读出下列数字(4分)(1)50400030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2)2790087405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3)700070007读作__________________(4)6308000304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下列数字(6分)(1)三千六百亿零五千八百零九写作:__________________ (2)三百亿四千万零五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 (3)六百零五亿五百零四万一千七百零八写作:__________________ (4)一亿零一万零一写作:__________________ (5)七千五百九十四亿二千八百五十八万六千四百八十一写作:________________ ON/C CE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基础练习3 (6)由3个十万,4个万,4个千和4个十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亿”、“万”作单位的数(6分)(1)75800000=___________万,(2)60200000000=______________ 亿(3)63934721≈______________万,(4)20820030000≈______________亿(5)38060000=______________万,(6)89643287≈______________亿四、用“<”、“>”或“=”填空。(8分)(1)11111______8888 (2)六十七万______六百七十万(3)79018万______8亿(4)47625048______47625138 (5)617000______62万(6)8778789______8779798 (7)56亿______5600000000 (8)721万______7210000 五、判断对错(10分)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首先看最高位上的数。( ) 2、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3、7306001读作七千三百零六万零一。 ( ) 4、三亿零三百写作300000300。 ( ) 5、44999≈5万。 ( ) 6、最大六位数与最小六位数相差1。 ( ) 7、984650改写成万作单位约98万。 ( ) 8、用5、7、9、0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705。( ) 9、一个数字占有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 ) 10、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9万,这个数最大是94999。( ) 六、填空(36分)1、在70后面添()个0是700万,添()个0是7亿。2、和1000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3、400040004中,左边的4表示(),中间的4表示(),右边的4表示()。4、从个位起,往左第五位是()位,第()位是亿位,万位的左面第一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亿位的数是()位数。5、10个10亿是(),10个()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6、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是6,第七位是8,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四舍五入到亿位写作()。7、一个九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3,十万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求采纳可桃可挑2023-08-05 17:40:293
小学数学问题:什么叫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偶数是指能够被2整除的整数包括0质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它因数的整数 合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存在其它因数的正整数北境漫步2023-08-05 17:33:27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应该多让孩子去做一些口算题,练习的多了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思维,会让孩子的大脑非常的活跃。CarieVinne 2023-08-05 17:29:166
小学数学一年级 智能题
1. 1+2+3+4+5+``````+100=? 2 . ★★★★★★★★★★ ■■■■■■■ ●●●●●●●●● ※※※※※※ ★比■多( )个;※比★少( )个;●比※( )个;●比 ★ ( )个。3.15—6= 24+5= 48+4= 73—30+5= 63—7= 18+50= 92—9= 50+16—8= 68+2= 80—30= 79—70= 17+6+8= 25+8= 44+30= 21—6= 43—8—30=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5 17:29:151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口算题卡100以内的认识第55张画一画填一填你能用六个三角形摆成不同的数吗
用2个△摆出爪同的吗?小白2023-08-05 17:28:592
小学数学10—4+4=怎么算
10-4+4=10Ntou1232023-08-04 11:09:096
8点整是几时几分怎么写小学数学?
二十点零分这样,或者晚上八点零分也可以吧,你试试看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4 11:01:055
小学数学的0表示什么意思要两种回答
没有,开始meira2023-08-04 10:49:502
小学数学里面成数是什么意思?六五成和六成五是一样的吗?
成数,也叫做“十分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比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五成就是十分之五,七成八就是十分之七点八……在写成数时,要注意“成”字的左右两个数字(有的只是左边有数字)都要写中国数字!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大鱼炖火锅2023-08-03 10:47:161
小学数学理论基础理论课后答案
题不清楚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3 10:39:002
小学数学题;找规律;1。8。27。[ ]。[ ]。
64 125gitcloud2023-08-03 10:37:039
小学数学什么时候引入被减数,减数,差的概念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一年级上册数与运算主要以认数、数的分与合、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为主,教材中未涉及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和差的概念; 直到一年级下册在学习几十几加减几十、几十几加减几(不进位、不退位)的数的运算时,也就是在“加法和减法(一)”这一单元(第57页的练习八的第5道练习中)才首次出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的概念。meira2023-08-03 10:33:061
小学数学什么时候引入被减数,减数,差的概念
老教材应该是一年级下册tt白2023-08-03 10:32:573
小学数学奥数题
汗啊 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因该没必要准备吧,难吗?!此后故乡只2023-08-02 10:32:499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一、准备的策略1、分析教材新教材具有联系生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等特点。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新教材内涵,利用新教材课程新的优势,用好、用活教材。上课前的课时分析时应考虑的诸多因素,如: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材内容与课时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是必须的?;需要补充什么或是删减哪些?;需要调整什么或是融合哪些内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如何渗透?;教学如何导入又如何结尾?2、分析学生“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能否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在于能否备好自己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学生: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点拨和引导?3、处理教材把握教材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有效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或调整、补充教材资源,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也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或当地特色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教学所用,大胆、合理地进行补充、开发新的信息资源,并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4、设计预案教学之前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的编写意图、影响学生课堂情感的因素、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原有的情感反应状况、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手段和方法,从而策划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预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包括纵向的教学顺序和横向的师生交往形式,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多种教学艺术,优化教学结构,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有准备的、有意识地预设。二、实施的策略1、转变教师角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观点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但话语层面上的认同并不能自然生成相应的教学行为。怎样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恰当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怎样以学习共同体一员的姿态,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伙伴?这些问题让我思考着、探索着,并要求我们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2、引导自主探索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进行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选择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力求做到: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解,方法让学生悟,思路让学生讲,错误让学生析。3、关注体验感悟学生的体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与单纯的模枋,的是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体验、感悟。一位老师这样设计“10的认识”:先从生活中找“10”:10个手指头、一(10)班……小朋友兴趣盎然,纷纷举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影密切相关的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4、强化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新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因此可以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合作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分工、完成项目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合作任务,每一位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想;二是要创设合作的氛围,并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三、反思的策略教师自我有效反思可贯穿教学全过程。课前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手段和方法;课中反思: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拘泥于原有的教学设计,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随时思考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妥当等,及时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二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如果达到的话,有哪些标志?事先的设计与实际的进程之间的差距如何?如果有,你是怎么处理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关键性的问题?你打算在后继的教学中如何解决这关键性的问题?在教学中有无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件?如果有的话,记录下来。通过反思进行总结,通过反思加以调整,通过反思实现发展。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效益,我们教师要在数学理念上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小学数学教育的新天地,在教学实践上,坚持“扎实有效”的原则,努力把新的教学观念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走向求真、求美、求简的境界。左迁2023-08-02 10:32:481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是什么意思
感觉上应该就是你跟对方势力悬殊基本上是输定了,你用你最烂的兵去挡敌人最强的兵,你用你最强的兵消灭敌人中等兵,你用你的中等兵消灭对人的差兵。三局两胜!!Ntou1232023-08-02 10:32:461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1 本课教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入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用什么对策才能战胜对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有少数学生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能饶有兴趣的去学习,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改变了书本的教学设计,通过平时常见的扑克牌比大小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然后让学生去解决田忌赛马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的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意见和看法,使各自明确努力方向。这是本节课同学们最轻松、最兴奋、也是最高兴的时候。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认识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学会了评价自己的学习。 我觉得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学生配合的不是很好,时间把握的不够。例如在师生出牌比大小时,学生第二次比时总不肯出牌,这样让时间白白地浪费了,使得后来整个设计没有如期完成。如取棋子游戏没有讲完。 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也省略了。这点也是我有疑惑的地方。田忌的策略虽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像齐王那样不改变出马顺序的对手几乎是不存在的,特别是现在的体育比赛都在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在经营方面的例子是有,但我觉得离学生太远。另外在调动课堂气氛这方面,我觉得也做得不够好。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2 《田忌赛马》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教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和活动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习重点是“能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学习难点是“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懂得策略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探索的主体,在播放“田忌赛马”这一故事后提出了质疑问题:田忌赢齐王还有别的办法吗?是不是只有孙膑的这种策略才能赢齐王呢?想不想验证一下?再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探索知识,并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探索验证过程中,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切实体会到对策在这场比赛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整罗列所有的对策,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成交给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活动交往。 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填不完整所有的策略,只要有方法有思考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人人都填完整。学生在罗列策略的过程中,既巩固和应用了“搭配”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尝到学习的乐趣。个别孩子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是很好,在引导取胜所需要的条件时,孩子反应不积极,没有出现预设中激烈争论的场面,可能是我引导的不够,环节中有些着急。 今后采取的措施: 1、在练习的设计形式上采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练习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3、解决数学问题往往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还原学生得出答案的探究过程,因为正是这个探究性思考过程展示了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3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是“对策问题”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从同学们熟悉的故事入手,在学生兴趣盎然时借助小组合作,在自主探讨应对策略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从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又在兴趣意犹未尽时,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理解。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创设情景,从故事中寻找数学知识 新课伊始请学生讲故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这一情境,先让学生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全过程。这个课前导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情绪,接下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态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田忌赛马中的对策问题,引出探究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由自主的进入了探索“最佳对策”的思索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懂。同时,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步体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自主探究,从数学知识中寻找数学思想方法 对策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建够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解决问题时,给了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能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才情和智慧。 三、应用练习,感悟统筹优化数学思想方法生活化 在练习的设计上偏重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情景,提高了学生完成练习的积极性。在内容的设计上也安排了一定的层次,有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四、游戏深化,体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教师能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互联,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了异位思考,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优化意识。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4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是根据“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探究田忌是用什么对策赢了齐王的。教师一出课题,学生便站起来举手争相讲解“田忌赛马”的故事,讲完故事后便在小组内热烈探讨起田忌所有可能的对策,并一一列举出来,最后确定了田忌可以取胜的对策。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对所学知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也显得格外聪明可爱。在这里老师不用担心学生有学不会的知识,与学习正常的数学内容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反思。 反思之一:改进教法,注重学法 要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达到与“数学广角”同样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首先要加强新课标的学习,在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学习。教师还要做到多与学生沟通,在教法上要多听取学生的建议,每天都要进行教学反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语言要做到生动、幽默,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要处处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每节课都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始终做一名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研究的参与者,将因材施教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思考,使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研讨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反思之二: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产生兴趣,浓厚的好奇心是引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他的思维就会处于活跃、愉快而富有创新的最佳状态,会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上述“数学广角”中,学生在学习时为什么会有超常的学习效果,答案就是学生对“数学广角”所设计的问题感兴趣。要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达到同样的效果,教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反思之三: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 材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根据课标要求,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地理解教材,灵活地把握教材,巧妙地挖掘教材,有效地使用教材,要将枯燥的教材内容精心加工转变成学生喜欢的内容。“数学广角”所设计的内容,学生既喜欢,又是学生身边的事。要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达到如同“数学广角”的教学效果,应做到知识结构化。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可做知识结构性调整,将知识相近或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放在一起学。如:第八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十二册正、反比例的意义,把正、反比例应用题放在一起对比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激励学生积极探究,不断反思,不断创造,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做到知识内容问题化,在设计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时,都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既能明确学习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再次,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到知识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实现学习内容经验化。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尽量挖掘类似于“数学广角”中的问题,贴近学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素材,实现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活文本的转化,注重体验性。如:学生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让学生测量砖、冰箱的长、宽、高来计算表面积、体积和容积,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搞一份自己家铺地、粉刷墙壁简单装修的预算。让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又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通过“数学广角”的教学,使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探究,不断创新,想学、会学,乐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新课标落实到整个教学之中。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5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一课是“对策问题”,它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方法。而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还不具备全面学习这种知识的思维准备。所以一开始我选择这一节课作为春雨杯讲课大赛公开课时,同组的老师们都说这一节课学生学起来有难度。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尤其注重考虑如何化难为易,选择一个让学生感兴趣又容易理解的教学方式。 本节课教学设计我突出了几个特点: 一、大胆摒弃教材,选择学生喜欢的扑克牌游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数字形式更易于学生理解“最佳策略”。把教材中的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尝试练习。这样做到由数字到文字的过渡、延伸,更深层的渗透“最佳策略”。 二、注重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经历把多种可能性一一找出来,从中选择最佳策略的过程。感受数学中的优化思想。 三、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如体育竞技中、军事指挥中也都用到对策问题。让学生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的不足: 一、没有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讲得太多。今后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成功参与者。 二、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三、在把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尝试练习时,应根据游戏中得出的方法直接找出最佳策略为宜,不应让学生再去探究所有方案。此处如果再扩展以下问题更好:再赛一场,田忌先出,后果如何?引导学生想出其他应对的方案,因为学生一下子探究所有的应对方法有一定的困难。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的教学反思6 这个学期的数学广角让学生在生活、游戏中感受了数学思想。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没有负担的数学思想洗礼。我在教学田忌赛马——对策这一内容时,首先思考的是怎样让课堂变得有趣,怎样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首先,我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引入。我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份子,跟他们玩游戏,而不是带他们玩游戏。同时,让自己的语言更俏皮一些。可喜的是这堂课这一环节学生很积极,而且也很认真思考,想办法赢我。 其次,在故事中发现秘密。赢扑克牌的秘密我不先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边看边听了田忌赛马的第一段。孩子对故事往往是没有免疫力的,说要讲个故事,他们都安静、认真地听着,而且也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思考。没等我发问,就有孩子抢着说“我知道田忌怎样可以赢齐威王”。但这也仅限于程度好的孩子,照顾到后进的孩子,我循序渐进。先弄清楚田忌的马和齐威王的马的差异,这也是用对策的一个前提。接着用列举法找出田忌能赢的方法。最后抓住赢的这一出马顺序,深入思考田忌用的对策。 再次,在游戏中运用对策。回到开始的扑克牌游戏,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而且跃跃欲试,想再来玩玩。顺应学生的想法,继续玩扑克牌游戏,让他们在换牌、对阵布局中再一次体会对策。 最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想对策战胜对手。同桌两人玩摸棋子的游戏。 通过这次课,我也有下面的一些思考: 第一,这节课上下来,我感觉我的语言还不够有感染力,评价语也不够“给力”,没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对有些孩子来说,他只是凑了个热闹。特别是最后的同桌摸棋子游戏,学生一心只扑在玩上了,忘了思考“确保赢”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对学生来讲是难了一些,所以,我觉得老师们给我的建议很好,我应该把田忌赛马的策略讲透彻了,而摸棋子游戏的策略再单独一节课讲。 第二,我上完课在想,可不可以把列举田忌所有的应对策略这一环节舍去,在一节课下来发现,让学生列举,不少学生会习惯性地马上找田忌能赢的对策,其他的对策就不管。我想,虽然列举出来可以更清晰,也渗透了一种数学方法,同时也照顾了那些后进生,但是学生在做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老师这是多此一举,马上就知道的事,干嘛还要费时又费力地先都写出来再找呢?而且,我相信即使是后进生,在其他学生讲了这个方法和理由后,也是可以理解的。 ;北营2023-08-02 10:32:411
小学数学成语故事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数学故事)战国时候,齐威王和将军田忌赛马。他们每人都有上、中、下三等马,比赛的时候他们从自己三等马里面分别挑出一匹来比赛。田忌的每个档次的马都比齐威王的差一点,所以他一连输了好几次。这天,齐王又约田忌赛马。田忌就很发愁,觉得自己又要输了。这时候,他手下的门客孙膑对他说:“将军,我有办法让你不输。”田忌将信将疑,他说:“我每个等级的马都比大王的差,怎么可能赢呢?”孙膑凑到田忌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田忌听了,连连点头,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比赛开始了。齐王先派出自己的上等马,孙膑让田忌先出下等马,齐王当然就很轻易地赢了第一场;第二场,齐王派出中等马,这次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派出了自己的上等马,经过激烈的比赛后,田忌的马赢了;最后一场,齐王剩下的下等马和田忌的中等马比赛,还是田忌获胜。这样三场比赛下来,田忌赢了两场输了一场,以2:1取胜。田忌反败为胜,让齐王很是惊讶。田忌乘机向他推荐孙膑。齐王很欣赏孙膑的才华,就封他为军师。后来,孙膑屡建战绩,为齐国打了许多胜仗。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很有名,不仅因为它很有趣,而且里面也包含了深刻的军事思想,还运用了数学方面的知识。这种专门研究斗争的方法,后来被称为“对策论”,或者叫做“博弈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些知识在军事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韦斯特兰2023-08-02 10:32:331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策略问题
这个问题理论上怎么解释我不知道,大概尝试一下棋盘规格没有说明,应该是4*11的,1*44不可能,违背不能同处一线的条件,2*22的话有22列,肯定是平局,每边走11格。那4*11的棋盘如要取胜就要尽可能多的占据11格横行,甲先手第一子随意,占行占列都可以,乙可占领一横行;如果甲第一子沿行放置,则第二子一定要沿列放置占领一横行,而后沿行放置直至对方棋子所在线即可获胜。其实就是最少占据两个横行及11列中的中间一列即可ardim2023-08-02 10:32:312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
田忌用下等马对上等马失败 上等马对中等马胜利 中等马再对下等马 最后田忌赢瑞瑞爱吃桃2023-08-02 10:32:292
小学数学一厘米厚度相当于多少张纸
出题的是个人才陶小凡2023-08-02 10:19:013
小学数学一厘米厚度相当于多少张纸
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01厘米 所以一厘米厚度相当于100张纸bikbok2023-08-02 10:18:531
需要150道小学数学二年级加减混合竖式计算题
牛叉啊 你先追加再看看有没吧 我没什么时间帮你诶铁血嘟嘟2023-08-02 10:18:018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50道急!?
列式计算: 7.91×3+3×2.19 8.67-5.8 +1.33 853-147-253 54×23+77×54 420÷28 1600-(720+650÷13) (103-141÷47)×5 7200÷25÷4 8×(40+20) 42÷(90÷30) 18÷(24÷4) 10.5-1.5-3.5 145+78+255 125×32 656-164-36 6.84+0.6+1.4+5.16 54.25-2.14-7.86 4.8+0.2-4.8+0.2 (148-111÷37)×9 127+885÷59×7 2.45+3.8+0.55 (2296+7344÷36)×2.4 1÷0.45÷0.9-7/8 0.36×[(2+3.8)÷0.04] 68×35-408÷24 47.5-(0.6+6.4÷0.32) 44.08-44.08÷5.8 (309×17+375)÷84 3.35×6.4×2+6.7×3.6 3060÷15-2.5×1.04 75 ×23 +1415 ÷ 19 0.16+4÷(38 -18 ) 37 -[ 195 -(145 +47 )] 35 ÷ [(15 +13 )÷29 ] 37 -[ 195 -(145 +47 )] 35 ÷ [(15 +13 )÷29 ] 6÷35 -35 ÷6 (10000-0.16×1900)÷96 38 ×[89 ÷( 56 -34 )] 168.1÷(4.3×2-0.4) 306×15 –2080 100-91 ÷13 (100-91)÷13 7.73-2.3÷0.5×0.8 1025-4050÷54 (100-19)÷(1.63+1.07) 498+9870÷35 420.5 - 294÷2.8×2. 8.82×15—100 5400-2940÷28×27 (20.2×0.4+7.88)÷4.2 21.6-0.8×4÷0.8 (9+92+93)×0.01 13.5×[1.5×(1.07+1.93)] 1498+1068÷89 4.2÷1.5-0.36 0.54×1.75+8.25×0.54 78 ×〔67 -(121 +37 ) (80-9.8)×0.6-2.1 简算: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6.43-(1.4-0.57) 23.75-8.64-3.46 17.83-9.5-7.83-0.5 5.38+88.2-2.38+1.8 27.38-5.34+2.62-4.66 21.63-(8.5+9.63) 7.5-2.45+7.5+2.45 0.9+0.99+0.999 5.09-(0.09+1.23) 9.36-(4.36-3.5) 609-708+306-108+202-198+497-100 14+15+16+……+45+46 9999+9998+9997+9996 99999×26+33333×22 19175÷59+678 36.5×1.4-8.51÷3.7 1.3-3.79+9.7-6.21 8×0.4×12.5×2.5 125×(8+0.8+0.08) 35 ÷〔78 -(25 +38 )〕 1.7+150 +3.98 17.625-(4.4+58 ) 3.35×6.47×2+6.7×3.6 18.7-3.375-6.625 2.5×4.4 25×1.25×32 (3.75+4.1+2.35)×9.8 1.28+9.8+7.72+10.2 12 ×1120 +12 ×2049 1.3/7 × 49/9 - 4/3 2.8/9 × 15/36 + 1/27 3.12× 5/6 – 2/9 ×3 4.8× 5/4 + 1/4 5.6÷ 3/8 – 3/8 ÷6 6.4/7 × 5/9 + 3/7 × 5/9 7.5/2 -( 3/2 + 4/5 ) 8.7/8 + ( 1/8 + 1/9 ) 9.9 × 5/6 + 5/6 10.3/4 × 8/9 - 1/3 0.12χ+1.8×0.9=7.2 (9-5χ)×0.3=1.02 6.4χ-χ=28+4.4 11.7 × 5/49 + 3/14 12.6 ×( 1/2 + 2/3 ) 13.8 × 4/5 + 8 × 11/5 14.31 × 5/6 – 5/6 15.9/7 - ( 2/7 – 10/21 ) 16.5/9 × 18 – 14 × 2/7 17.4/5 × 25/16 + 2/3 × 3/4 18.14 × 8/7 – 5/6 × 12/15 19.17/32 – 3/4 × 9/24 20.3 × 2/9 + 1/3 21.5/7 × 3/25 + 3/7 22.3/14 ×× 2/3 + 1/6 23.1/5 × 2/3 + 5/6 24.9/22 + 1/11 ÷ 1/2 25.5/3 × 11/5 + 4/3 26.45 × 2/3 + 1/3 × 15 27.7/19 + 12/19 × 5/6 28.1/4 + 3/4 ÷ 2/3 29.8/7 × 21/16 + 1/2 30.101 × 1/5 – 1/5 × 21 31.50+160÷40 (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420+580-64×21÷28 37.812-700÷(9+31×11) (136+64)×(65-345÷23) 38.85+14×(14+208÷26) 39.(284+16)×(512-8208÷18) 40.120-36×4÷18+35 41.(58+37)÷(64-9×5) 42.(6.8-6.8×0.55)÷8.5 43.0.12× 4.8÷0.12×4.8 44.(3.2×1.5+2.5)÷1.6 (2)3.2×(1.5+2.5)÷1.6 45.6-1.6÷4= 5.38+7.85-5.37= 46.7.2÷0.8-1.2×5= 6-1.19×3-0.43= 47.6.5×(4.8-1.2×4)= 0.68×1.9+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3.87-0.13)+4.2×3.74 50.32.52-(6+9.728÷3.2)×2.5,3,7.91×3+3×2.19 8.67-5.8 +1.33 853-147-253 54×23+77×54 420÷28 1600-(720+650÷13) (103-141÷47)×5 7200÷25÷4 ...,1,x+7-(-36+8^2)/2=8+7^4/3 a-7-98+7a=3.2*5a 89/2+35/6x=3*9+2^3/5+7x 3X+189/3=521/2 4Y+119*^3=22/11 7(2x-1)-3(4x-1)/9=[4(3x+2)-1]/9 [(5y+1)+ (1-y)]/2= [(9y+1)+ (1-3y)]/3 ,1,没时间看软件,先看看题吧! 27÷3×7 3×6÷9 25÷5×8 45+8-23 63÷7×8 24-8+10 28÷4×7 35+24-12 48÷8×9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203-135÷9 28+120×8 97-12×6+43 26×4-125÷5 148+3...,1,[5x*56+(-3^3-x)]/9=5 89x/3-5^2-(8-5x)/5=541 x+7-(-36+8^2)/2=8+7^4/3 a-7-98+7a=3.2*5a 89/2+35/6x=3*9+2^3/5+7x 3X+189/3=521/2 4Y+119*^3=22/11 7(2x-1)-3(4x-1)/9=[4(3x+2...,0,希望你学业有成 1. 3.375+5.75+2.25+6.625 2. 72 ÷9 3. 1001-9036÷18 4. 3.8×5.25+14.5 5. 6. 7. 50减去12.5的差,除以2.5商是多少? 8. 某数的6倍与4 的和等于19.25,求某数。(方程解) (二) 1. 15.36-3...,0,凡尘2023-08-02 10:15:45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计算题10道和分数应用题5道
这个找不到也tt白2023-08-02 10:15:394
小学数学有哪些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如下:1. 数的认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正数、负数、零等概念。2. 加减乘除: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如加法原理、减法原理、乘法原理、除法原理等。3. 数量关系:大小关系、多少关系、比较大小、相等关系等。4. 分数: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比较大小等。5. 小数:小数的基本概念、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比较大小等。6. 三角形: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7. 直线和角:直线的基本概念、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分类、角的度数、角的度量等。8. 数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如频数、频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9.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平面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面积等。10. 时间和日历: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计算、日历的使用等。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meira2023-07-30 22:04:291
我今年17岁 小学数学加减乘除一点都不会。打工的时候老是一二天后就走了。手脚笨做事慢。现在对以后的
可能改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CarieVinne 2023-07-30 22:01:488
小学数学脱式计算题
good北境漫步2023-07-30 09:18:182
苏教版小学数学补充习题六年级下册答案
1232hi投2023-07-28 12:10:484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1至6年级的目录
可不可以发给我西柚不是西游2023-07-28 11:45:202
小学数学说课范文
什么东东wpBeta2023-07-28 11:45:182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教案
http://wenku.baidu.com/list/574?od=1&pn=25百度文库,你可以在里面再找找,应该有不少。余辉2023-07-28 11:44:511
几道小学数学题!
1:3分之1;9分之22:9分之53:甲24;丙604:sorry不会5:0.04千米6:0.97:14分之5祝君成功!!Ntou1232023-07-28 11:44:516
小学数学题
①问题有漏洞的②(38*8+41)÷58=5........55hi投2023-07-28 11:43:556
100道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篮生预稼嘀鸣淀楣品跃址田芦秃卸填谜党戏晦出谦涂冗敬弓齿悠豆豆staR2023-07-28 10:56:121
100道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去书城买吧.....小白2023-07-28 10:56:1110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带答案
自己想把mlhxueli 2023-07-28 10:55:595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举一些生活当中比的例子,想理解
出去买橘子,甲这里5块钱8斤 乙这里3块钱5斤。。那么5/8>3/5所以乙这里便宜北境漫步2023-07-28 10:50:403
小学数学教案
FinCloud2023-07-28 10:43:001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b≠0)。< p="">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3、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4、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小升初数学常考公式 一、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3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数学小数除法知识点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如:3.5÷5=0.7 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如:3.5÷0.5=7 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5、商的近似数: 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6、循环小数问题: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4.6767…的循环节是67,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7、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圆点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拓展: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练习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2/7 + 2/7 + 2/7 + 2/7=( )×( ) 2、12个5/6是( ),24的2/3 是(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4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4、一堆煤,每天用去1/9吨,3天一共用去( )吨。 5、在○内填上>、<或= 21×5/7○5/7×211/5×10○1/5 0×6/11○6/11 6、()和1/8 互为倒数, 11/13的倒数是( )。 7、1/2×()= 5/6×( )=14×( ) 8、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5,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2、1吨的4/5和4吨1/5同样重。 3、食堂买来100千克大米,吃了1/5 ,还剩99千克。 4、0的倒数是它本身。 5、4×2/5= 4/5×2=4/10 6、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剪去1/4和1/4米后, 剩下的绳子一定一样长。 7、因为2/5+2/3=1,所以2/5和3/5互为倒数。( ) 8、60的2/5相当于80的3/10。 ( )善士六合2023-07-28 10:42:52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哪个环节引进游戏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苏州马小云2023-07-28 10:42:492
小学数学题,写出下面各数:15{ }40{ }18{ }。请问填写什么
3 5 6凡尘2023-07-28 10:42:392
小学数学150道小数除法
8除以2等于4真颛2023-07-28 10:42:381
小学数学小数除整数法练习题,除数最好是单数。
0.2×0.5 0.27-0.2 0.8×0.7 4.5×3 1.5×0.4 0.05×1.6 2.5÷5 16÷4 4.8÷80.15×4 4.9÷7 8.1÷9一、复习旧知 1.根据算式写两个除法算式。1.75×18=31.5( ) ( ) 2.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13.08÷24根据以上三题,你发现商的小数点要与( )的小数点对齐。二、分组合作探究1、列竖式计算43.5÷29 18.9÷27 1.35÷15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用乘法验算。15.6÷12 32.8÷16 1.35÷27三、课堂练习1、列竖式计算28.6÷11 20.4÷24 3.64÷522、列式计算。 (1)把38.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6.18,其中一个因数是18,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3、下面各题的商那些是小于1的?在( )里画“√”。5.12÷6 ( ) 80.4÷35 ( ) 0.12÷12( )4.2÷3 ( ) 91÷14 ( ) 28.6÷11 ( )四、测评反馈一1、列竖式计算36.9÷18 172.8÷24 1.25÷25 2、应用题(1)、.《新编童话集》共4本,售价26.8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2)、一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1.26吨,这台碾米机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吨?五、测评反馈二1、列竖式计算8.1÷54 46.2÷15 15.6÷162、实际应用(1)、在两栖动物中,非洲蛙是跳远冠军。一只非洲蛙曾创造了连续三次共跳跃7.74米的记录。这只非洲蛙平均一次跳多远?(2)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有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可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3)一只蝴蝶0.8小时飞行6.08千米,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18.2千米。蜜蜂每小时飞行的距离是蝴蝶每小时飞行的距离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ardim2023-07-28 10:42:131
小学数学中数的分类怎样分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25 16:14:041
1.(小学数学 数轴、绝对值和相反数)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别可以怎么样分类?
数的最大分类是复数(高中),复数又分实数和虚数,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整数可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又分真分数和假分数2、数轴是可以表示数字大小的一条直观的轴,可以竖着画,也可以横着画,要注意:0点,正方向,和标度。主要用来判断数的大小,即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0左边是负数,右边是正数)3、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到0点的距离,距离越大,绝对值就越大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都是非负数)4、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加个负号,0的相反数是05、数的大小可在数轴上表示,右边大于左边韦斯特兰2023-07-25 16:13:171
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
小故事: 很多年前,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假,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当保姆来的时候,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着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因为楼下没有电视(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电话沉默了一会。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么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杀人犯。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带上孩子们,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 结果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杀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这个小丑在凌晨3点时将会拿着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这里发了,这就是恶魔般的小丑没有杀我的原因余辉2023-07-25 16:13:167
小学数学的数字可以分为哪几类?全一点 例如 实数可分为 有理数和无理数
1.整数可以分:偶数和奇数 2.整数可以分:合数和质数(除1外) 3.分数可以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4.小数可以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可以分: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5.整数可以分:整数,0,负数无尘剑 2023-07-25 16:11:181
小学数学中数的分类
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康康map2023-07-25 16:10:368
小学数学乘法的意义
3×5表示5个3相加5x3表示3个5相加。注意:1.在如上乘法表示什么中,常把乘号后面的因数做为乘号前因数的倍数。2.参见wiki中对乘数和被乘数的定义另:乘法的新意义:乘法不是加法的简单记法Ⅰ 乘法原理:如果因变量f与自变量x1,x2,x3,….xn之间存在直接正比关系并且每个自变量存在质的不同,缺少任何一个自变量因变量f就失去其意义,则为乘法。在概率论中,一个事件,出现结果需要分n个步骤,第1个步骤包括M1个不同的结果,第2个步骤包括M2个不同的结果,……,第n个步骤包括Mn个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事件可能出现N=M1×M2×M3×……×Mn个不同的结果。Ⅱ 加法原理:如果因变量f与自变量(z1,z2,z3…, zn)之间存在直接正比关系并且每个自变量存在相同的质,缺少任何一个自变量因变量f仍然有其意义,则为加法。在概率论中,一个事件,出现的结果包括n类结果,第1类结果包括M1个不同的结果,第2类结果包括M2个不同的结果,……,第n类结果包括Mn个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事件可能出现N=M1+M2+M3+……+Mn个不同的结果。以上所说的质是按照自变量的作用来划分的。此原理是逻辑乘法和逻辑加法的定量表述。gitcloud2023-07-25 13:55:571
小学数学题:船上有75头牛, 32头羊, 问船长几岁?
这是考学生有没有为答题而答题问题和已知条件没有任何关系FinCloud2023-07-25 11:03:3114
小学数学谜语
数学谜语不同于以往的字谜、灯谜,也给谜语增添了不少新鲜感。就让我们在数学小谜语中感受属于数学的魅力吧!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谜语,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1、祖父错了。(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公差 2、灭火。(打一数字) 谜底:一 3、其中。(打一数字) 谜底:二 4、舌头。(打一数字) 谜底:千 5、+-×。(打一成语) 谜底:支离破碎 6、0+0=0(打一成语) 谜底:一无所有 7、绝对值。(打一成语) 谜底:货真价实 8、北。(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反比 9、戽。(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内角 10、三。(打一句珠算口诀) 谜底:一一得一 11、旭日东升。(打一数字) 谜底:九 12、查帐。(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对数 13、垂钓。(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等于 14、待命。(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等差 15、废律。(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除法 16、马术。(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乘法 17、入坐。(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进位 18、司药。(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配方 19、停战。(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求和 20、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谜底:七上八下 21、见人就变大。(打一数字) 谜底:一 22、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谜底:王 23、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谜底:三 24、不准确。(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误差 25、多十分。(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余角 26、三十分。(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三角 27、十八斤。(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分析 28、算信件。(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函数 29、五角钱。(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半圆 30、最高峯。(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顶点 31、一元钱。(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百分数 32、1的任意次方。(打一成语) 谜底:始终如一 33、1、2、3、4、5(打一成语) 谜底:屈指可数 34、周而复始。(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循环小数 35、大同小异。(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近似值 36、集体钓鱼。(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公垂线 37、千刀万割。(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分式 38、逐优录取。(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法 39、彼此盘问。(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互质 40、边搬边数。(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运算 41、不耻下问。(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求解 42、不带零头。(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整数 43、不用再说。(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已知 44、打成和局。(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平角 45、登楼计步。(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级数 46、对症下药。(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开方 47、风筝跑了。(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线段 48、隔河相答。(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对应 49、片甲不留。(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整除 50、七天七夜。(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周长 51、齐头并进。(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平行 52、请人做事。(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求作 53、上车须知。(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乘法 54、讨价还价。(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商数 55、小本生意。(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微商 56、一直不来。(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恒等 57、再算一遍。(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复数 58、增长方式。(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加法 59、帐目算错。(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误差 60、招收演员。(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补角无尘剑 2023-07-24 09:26:011
小学数学中最小的一位数是几?
0meira2023-07-24 08:53:5714
谁有整理好的小学数学学习提纲?
一、分类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可能4、应用题二、总复习对所学题型进行综合练习Ntou1232023-07-24 08:48:334
1.小学数学奇葩神题:根据拟声词答乘法算式---“根据 节奏,写出乘法算式(一组拟声词): 1.叮
1.叮叮叮,叮叮叮__3x2___________;2.啊,啊,啊,啊____1x3_________;3.呜呜呜,呜呜呜___3x2__________;4.喵喵,喵喵,喵喵___2x3__________。” 如果帮助到你我的朋友 请采纳我啊~~ 谢啦啊陶小凡2023-07-23 19:21:201
小学数学论文
论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与提问的问题及对策新村完小 张子文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往往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时候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真正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致使教学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具体表现如下:1.难易失调 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把他们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过大时,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常使全场沉默无言,教师不得不把问题分解,化难为易,使学生重新入轨。再者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畅,把教学内容肢解成许多小问题,师生一问一答,教师问得从容,学生答得流畅,整齐划一,实质上很多问题没有思维价值,严格讲不能叫做问题。也正是这些虚假问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思维通道,限制思维的方向和路线,带有去“问题化”的倾向。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停在无法思考、不用思考的状态下,自然谈不上启迪、诱导和开发了,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越俎代庖 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此时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思考的角度,换个说法矫正学生的思路,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把学生应该做的工作取而代之。结果自己劳神费力设计的问题不解自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意回答问题,越是难题越是如此,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有害无益。3.口头禅现象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充斥课堂。学生回答“是”能代表发自内心的认同,学生回答“对”,能表明其思维的清晰明朗。这样的问题只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肤浅,高明的教师是用心沟通的而无需通过“是不是”“对不对”来寻求自我满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学会察言观色,试想:学生不回答“是”“对”又能怎样说呢? 4.去数学化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尤其是不恰当的情景创设,造成的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导致教学始终在数学的外围盘旋,没有让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没有了“数学味”。 要提高问题设计与提问的质量,教师应在授课前和授课中分别做好三个把握,上课前的三个把握为: 1、把握好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编者的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样使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2、把握好学生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熟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把握好课型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要求,不同的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千篇一律,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新授课上,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思索,探究新知识。练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幅度和坡度,复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能,问题应从大处入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授课中要注意三个把握: 1、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间距离”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距离,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只需设计两个问题即可:(1)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学生要说的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抓住两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等生只是在语言条理上差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二来。这样便有利于学生理解,发现形变面积不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2)完成上述的发现后,老师可以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对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加工、整理,进而独自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空间距离” 课堂上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在提问时,恰当的近距离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的期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空间距离,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过于空洞,也不能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太直太露,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使提问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心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难题浅问,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心理距离” 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提问不要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可以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能讽刺挖苦,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多加鼓励,让他别着急,一想再回答。只有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好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维努力后能够解决的。这样的给学生“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同一个问题与不同的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是不同的,老师提问也不能“一刀切”,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让优秀生来回答,对于难度一般的题目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让人人学有所得,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圆的面积》一课时,可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1)阅读课本,你能按课本图示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吗?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后进生做答)(2)阅读课本,你能根据操作实践,说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中等生回答)(3)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优等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各有所获。 再次,好的问题不但具有开放性,还要兼顾差异性。开放性,即目标是聚合的,思维是发散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差异性,即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个性化的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的思考。meira2023-07-23 19:21:162
小学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
小学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如下:什么叫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正比例的意义满足关系式y/x=k(k为常量)的两个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成正比例。显然,若y与x成正比例,则y/x=k(k为常量);反之亦然。例如:在行程问题中,若速度一定时,则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在工程问题中,若工作效率一定时,则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注意:k不能等于0。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同与联系相同之处:事物关系中都有两个变量,一个常量。在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则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对应的两个变数的积或商都是一定的。相互转化当反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也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反比例转化为正比例;当正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正比例转化为反比例。2016年小升初数学反比例的定义及考点。什么叫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 k=y*x(一定)x不等于0,k不等于0来表示。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一样事物增加了,另一样事物减少,他减少了,另一样事物增加,这两个事物的关系就 叫做反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满足关系式xy=k(k为常量)的两个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成反比例;显然,若y与x成反比例,则xy=k(k为常量);反之亦然。例如:在行程问题中,若路程一定,则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在做工问题中,若工作总量一定,则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瑞瑞爱吃桃2023-07-23 18:24:341
大学生都要算错的小学数学:3加2除5等于多少??
5.5ardim2023-07-23 12:35:054
最近网上看到的东西小学数学:3加2除5等于多少??怎么是等于5.5???高人说一下
2除以5是2/5,2除5是5/2铁血嘟嘟2023-07-23 12:35:047
小学数学
3333333333(10个3)*6666666666(10个6)=3333333333×(3×2222222222)=(3333333333×3)×2222222222=9999999900×2222222222=(10000000000-1)×2222222222=10000000000×2222222222-1×2222222222=22222222220000000000-2222222222=22222222217777777778tt白2023-07-23 12:21:402
△+○=48 口+○=53 △+口=35小学数学等量代换题
(△+○)+ (口+○)+( △+口)=48+53+35=1362(△+○+口)=136△+○+口=68 △+○=48(△+○+口)-(△+○)=口=68-48=20○=33 △=15此后故乡只2023-07-21 09:16: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