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的介绍

据载,我国古代的宫廷音乐,素来以硕大的规模和和宏伟的气魄著称于世。春秋时期,王室独占音乐文化的局面已经一去不返,各国乐师适应各诸侯国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开拓出一个较之前代更大发展、范围更加广阔的音乐天地。 春秋时期的宫廷音乐家一般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他们的名字前面都冠以“师”的称呼,如师旷、师涓等为的是表明他们在当时较高的社会地位。其二,乐师们往往是双目失明的瞎子。因为盲人有较强的音乐记忆能力。 1。师旷 晋国著名的音乐家(公元前572--532年)师旷善于用琴声描绘飞鹤的翱翔、鸣叫,以及舒翼而舞的优美姿态,还能表现大自然中的风雨声和雷电声等震撼人心的种种音响。他演奏的琴曲名为“清商”、清zhi"清角”他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和高超的演奏技巧。 师旷的听觉比晋国铸锺乐工要灵敏的多,他是一位重于艺术、敢于直谏的音乐家,他还弹的一手好琴,具有相当精湛的技艺。
Jm-R2024-04-05 16:47:193

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简介,越王勾践的故事

人物生平 父死继位 越王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子孙。无余受封于会稽,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此后经历二十多代,传到勾践的父亲允常。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君主阖闾多次作战。允常死后,勾践继任越王之位。 射伤阖闾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在李(今浙江嘉兴南),勾践派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排成三行,步至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吴军看得出神,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吴军战败,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脚拇指。吴王阖闾被迫撤军,军队退至七里,吴王阖闾因伤重去世,吴王阖闾临终前,告诉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越国。” 兵败被困 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兵历马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吴军追而围之。 勾践被困会稽,叹气说:“吾终於此乎?”文种说:“汤系夏台,文王囚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屈辱求和 越国向吴国求和,夫差不许。勾践听从大夫文种意见,以美女宝器献于吴国太宰伯,伯向吴王夫差求情,伍子胥劝阻,夫差不听,赦免越国,罢兵回国。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卧薪尝胆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 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 今寡人(指勾践)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白:如今我无能,只能号召大家繁衍增加我国人口。   他下令:壮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妻子;姑娘十七岁不出嫁,其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不娶,其父母要判刑。   孕妇临产,要及时向 *** 报告,由 *** 派去医生照顾生产。   生男孩,赏酒两壶,狗一条;生女孩,赏酒两壶,猪一头;如果一胎生了三个孩子, *** 派给奶妈,一胎生两个孩子者,由 *** 提供口粮。   嫡子为国捐躯,免其家三年徭役;庶子死,免其家三月的徭役,要求和埋葬嫡子一样的规制安葬。   孤老、寡妇、患病者、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他们的孩子由 *** 收养。对于知名人士, *** 提供整洁的住房,分给漂亮的衣服和充裕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忠。 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乘虚而入 前482年,吴王夫差 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勾践乘机伐吴,击败吴军,杀吴太子( 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详见:笠泽之战),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灭吴称霸 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前475年,越兵围困吴国。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越王勾践本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今舟山一带),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伯,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乃步吴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霸)。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最后的一个霸主了。 兔死狗烹 当勾践刚刚灭吴称霸,范蠡居功至伟,封上将军,但是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所以明智地选择功成身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传说范蠡隐居于“陶”(此地四通八达,为天下中心),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致富,曾经三掷千金于天下。 史籍记载 《左传》 《国语》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吴越春秋》 历史评价 司马迁:“①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勾践,苦身焦思,终灭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 “②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与吴争。李之役,阖闾见伤。会稽之耻,句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尝。卒复雠寇,遂殄大邦。” 王朗:“句践欲广其御儿之疆,馘夫差於姑苏,故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用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 轶事典故 成语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原意指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后多用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出 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原意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鸟尽弓藏 鸟尽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原意指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shí nián shēng jù shí nián jiào xùn),出自《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对联 有志者, 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前一勾讲得是项羽,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后一勾讲的是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报了会稽之耻。 越王勾践剑 介绍 越王勾践有一把绝世兵刃——越王勾践剑。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 出土 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仍很锋利。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剑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宽度不到1毫米的同心圆。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堪称我国国宝。
苏萦2024-04-05 16:46:011

自相矛盾自相矛盾 女娲补天 寸草春晖 夸父追日 约法三章 来源于寓言故事古代诗文神话故事历史故事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神话故事寸草春晖:古代诗文《游子吟》约法三章:历史故事(刘邦入关中)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5:331

求几个关于形容春天的词语或成语,要漂亮!谢谢了

春暖花开
北有云溪2024-04-05 16:43:565

春天的色彩有柳绿花红还有什么词语是形容春天的颜色的

春暖花开
左迁2024-04-05 16:43:53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是谁?

李白?
meira2024-04-05 16:43:481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名是什么?

《草》
hi投2024-04-05 16:43:486

春风吹又生是哪首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处:草/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北有云溪2024-04-05 16:43:481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表达了诗人什么品质

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
无尘剑 2024-04-05 16:43:489

白居易的诗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什么意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后人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拌三丝2024-04-05 16:43:482

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中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析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之结构可谓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然而此诗之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如此的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的生命意义。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乃古今人事之所难免;别情如春草萋萋,亦人之常情。故前人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之叹,后人亦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之悲。  前人于此诗好评甚多。《古欢堂集杂著》:“刘孝绰妹诗:‘落花扫更合,丛兰摘复生"。孟浩然‘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此联岂出自刘欤?……古人作诗,皆有所本,而脱化无穷,非蹈袭也。”《唐诗成法》:“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  但亦有说此诗别有寓意者。《唐诗三百首》:“诗以喻小人也。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诗境浅说》:“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作者正有此意,亦未可知。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世道,则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则贞元起伏。虽严寒盛雪,而春意已萌。见仁见智,无所不可。”
康康map2024-04-05 16:43:48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哪句话能体现出这句诗既具有人生哲理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哲理:小草被火烧过,一片荒芜。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小草依然不屈不挠,在地下吸取养分等待机会,当春风吹过,机会来临,小草再一次坚强的钻出地面,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比喻人在经历了痛苦的磨难之后依然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
ardim2024-04-05 16:43:47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我胡汉三还会回来的
小白2024-04-05 16:43:44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前两句是什么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黑桃花2024-04-05 16:43:44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下一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Chen2024-04-05 16:43:44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出自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诗:《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释义: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扩展资料: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是当时年仅十六岁的白居易的应考习作。按当时科考的规矩,凡是限定的诗题,诗人在诗作的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本诗题面有“古原草”三字,白居易在首联就以“离离原上草”将其点破。“离离”是形容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为下面的“一岁一枯荣”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张本。值得注意的是,野草是一年生的植物,春荣秋枯本是自然规律。首句“离离原上草”是由野草的繁茂写起的。格律问题暂且不论,仅就诗句表现的内容来看,由繁茂联想到枯败,似乎表达为“一岁一荣枯”更符合联想应有的顺序,也更符合自然的规律。但诗人用“枯荣”而不用“荣枯”,是在构思上有特别的意味的,因而也是读者在阅读吟咏时应当玩味的。在下一联中不难发现,诗人实际意在表现生命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强调的是野草的生命即使枯萎,也依然会在天地满盈生命力的作用下迎来再一次的繁华。所以,“枯——荣”与“荣一一枯”,前者积极,后者消极,暗示的情感倾向是大不一样的。诗句中另有两个“一”字,形成重复咏叹,将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意味进一步体现出来。尾联中“王孙”借自《楚辞》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萎萎”,说的是看见萎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后来以此泛指远行未归之人。白居易在这里改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萎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诗到此点明“送别”,为全篇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具有多层次的哲理意味,全诗意境浑融统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诗作)
ardim2024-04-05 16:43:441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是什么意思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唐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小白2024-04-05 16:43:441

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词故事

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析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之结构可谓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然而此诗之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如此的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的生命意义.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乃古今人事之所难免;别情如春草萋萋,亦人之常情.故前人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之叹,后人亦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之悲.前人于此诗好评甚多.《古欢堂集杂著》:“刘孝绰妹诗:‘落花扫更合,丛兰摘复生".孟浩然‘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此联岂出自刘欤?……古人作诗,皆有所本,而脱化无穷,非蹈袭也.”《唐诗成法》:“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但亦有说此诗别有寓意者.《唐诗三百首》:“诗以喻小人也.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诗境浅说》:“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作者正有此意,亦未可知.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世道,则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则贞元起伏.虽严寒盛雪,而春意已萌.见仁见智,无所不可.”
LuckySXyd2024-04-05 16:43:44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前两句是什么?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苏萦2024-04-05 16:43:438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学习小草什么的精神?

生生不息,顽强成长
苏萦2024-04-05 16:43:43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上一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 上一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可桃可挑2024-04-05 16:43:434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意思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拓展资料原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原诗作者:白居易诗句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水元素sl2024-04-05 16:43:43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思

看着原野上的一片草,一年才枯萎一次.野火总是烧不完,春风一吹,野草也蓬勃生机了.
LuckySXyd2024-04-05 16:43:43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上一句是什么

春眠不觉晓
凡尘2024-04-05 16:43:43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首古诗?

《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3:43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什么诗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翻译: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只有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左迁2024-04-05 16:43:42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哪儿,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

来源于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Jm-R2024-04-05 16:43:42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前两句是什么这首诗是谁写的叫做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望采纳
苏萦2024-04-05 16:43:42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古诗什么中的文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全诗赏析时间:2010-06-11 08:36:46 分类:隋唐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析: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帜,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如果说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但把重点落在“古原”,以引出来“送别”题意。用“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友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场景,令作者惆怅,也富于诗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着别情,作者用这种意味深长的诗句写完了结尾。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把“古原——草——送别”连在一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注释: (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2)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枯:枯萎。荣:繁荣茂盛。   (3)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野草。侵:侵占,覆盖。   晴翠:晴朗的阳光下一片野草。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4)王孙:贵族子孙、公子,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萋萋:野草盛的样子,形容野草连绵、茂密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3:42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文意: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4-04-05 16:43:42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的题目

古原草送别节选
hi投2024-04-05 16:43:35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什么诗是谁写的

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析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之结构可谓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然而此诗之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如此的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的生命意义。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乃古今人事之所难免;别情如春草萋萋,亦人之常情。故前人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之叹,后人亦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之悲。   前人于此诗好评甚多。《古欢堂集杂著》:“刘孝绰妹诗:‘落花扫更合,丛兰摘复生"。孟浩然‘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此联岂出自刘欤?……古人作诗,皆有所本,而脱化无穷,非蹈袭也。”《唐诗成法》:“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   但亦有说此诗别有寓意者。《唐诗三百首》:“诗以喻小人也。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诗境浅说》:“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作者正有此意,亦未可知。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世道,则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则贞元起伏。虽严寒盛雪,而春意已萌。见仁见智,无所不可。”
kikcik2024-04-05 16:43:35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是谁?

春草白居易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3:34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0.这首诗是谁写的

当然是白居易
水元素sl2024-04-05 16:43:34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全诗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水元素sl2024-04-05 16:43:34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作者是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只有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黑桃花2024-04-05 16:43:333

'春风烧不尽,野草吹又生"是那首诗?

瞎改的吧, 就和 一行白鹭上西天 一样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3:3313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谁写的?

唐代诗人 白居易十六岁时作《赋得古原草送别》
肖振2024-04-05 16:43:33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谁写的什么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4-04-05 16:43:32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谁的诗

白居易白居易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3:32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作者是谁?

作者是谁?
大鱼炖火锅2024-04-05 16:43:32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名是什么诗名是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3:32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是谁?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一直很喜欢这两句和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3:31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的诗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白居易。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4-04-05 16:43:31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析: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帜,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如果说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但把重点落在“古原”,以引出来“送别”题意。用“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友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场景,令作者惆怅,也富于诗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着别情,作者用这种意味深长的诗句写完了结尾。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把“古原——草——送别”连在一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北营2024-04-05 16:43:31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首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豆豆staR2024-04-05 16:43:31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个古诗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NerveM 2024-04-05 16:43:31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的名字叫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
肖振2024-04-05 16:43:31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的诗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九万里风9 2024-04-05 16:43:28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的诗句?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一首行卷之作。据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曾以此诗谒顾况而得以在“米贵”的长安由“居不易”到“居易”。可知它是何等富于艺术魅力。全诗八句,前六句咏草,后二句咏别,似乎重在为草传神写照;其实,咏草的笔墨虽多,其作用却只不过是布置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萋萋,景色殊为迷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是多么富于诗情画意,又是多么容易令人即目兴感、触景伤怀啊!“萋萋满别情”,在作者看来,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离愁别恨。这正是诗中所有咏草的笔墨的最终落点。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咏草而执著于其生生不息的活力,用笔灵动,意境浑成。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更是卓绝千古。
拌三丝2024-04-05 16:43:28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诗人是谁?有几岁?代诗是谁?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文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只有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4-04-05 16:43:281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是谁?诗明是什么?

李白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3:28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题目是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唐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kikcik2024-04-05 16:43:281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的诗有什么特色?作者是谁?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的诗的特色是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作品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豆豆staR2024-04-05 16:43:28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首诗

白居易的应试之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一首黄发儿童都能耳熟能详的诗篇。应试之作有个好处,因为考场评分需要,入题要快,扣题要紧,中心要突出,章法需然熟套,但却不失是可供模仿之作。白居易拿着这首诗去见当时的大家顾况。顾况看着这个年轻人,调侃他的名字:“长安米贵,居之不易”。然后翻开他的诗集,第一首就是这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顿时改观。笑说:“道得个语,居之不易。”大意是:这孩子挺擅言辞,居住下来也不难。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凡是应试命题作诗,前面都会加“赋得”二字。题目是“古原草”、“送别”。整篇的构思就是围绕“古原草”这个中心话题,抒发送“送别”的中心思想。很像现在高考题吧!第一句直接点出“原上草”,这是快速点题。第二句是对第一句补充说明。说明草的性质,同时“一岁一”暗含着时间跨度长,暗扣“古原”。第二句又直接为第三四句定下立意。“野火春风”一联,承“一岁一枯荣”继续深入阐发。它整一联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但拆开两句来说,又自能对仗,这种手法叫“流水对”。这好比应试作文中,运用特定的修辞技巧,抢眼球拿得分点的。然而这句除了技巧酷炫外,还特别有哲理,非常有高度,因此成为诗眼,成为千古名句。这一层就是天份和学识才能达到的了。国诗的写作讲意象,有很多物象它们所带的感情色彩是比较固定的。这种定式可以大大增强与前人作品的文化联系,又能让作者以更简省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情。读者也不会因一诗一义而感到隐晦难通。例如“草”,它在诗中通常表达“荒芜”(古今盛衰对比)、“爱慕之情”、“悱恻的离情、怨情”等等。这首诗的主题要表达“离情”,自然要往离情的方面抒发:对友人的别情,犹如这野草,烧也烧不尽,一年复一年要增长。第五六句,“远芳”、“晴翠”都是点“草”这个主题。“古道”、“荒城”点“古原”。芳草侵占送别的古道,则道路难行,有挽留行人之意。还是紧扣着“送别”。要注意的是,五六句“远芳”、“晴翠”是同一个意思,“古道”、“荒城”也是同一个意思。这种是一种诗病,叫“合掌”,创作时要避免的。像“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这种情况。不是说大诗人就一定没有毛病可以挑,我们学习要客观,不能轻视古人,也不要盲目崇拜。况且这是16岁少年所为,有点瑕疵很正常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大家自然可以联想到王维的“芳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是化用前人,正是所谓的要有出处,有来历。“送”字又点题,“王孙”用典故扣题。“萋萋”点“草”,“别情”直接点明中心,作结合文,称之为“合”。这是一篇典型的考试高分“文章”,短短四十字处处扣题。起承转合清晰明确。小读者们是否想起被语文老师考前反复叮咛“写文章要点”题所支配的恐惧呢?考场作文因为是命题而作,很多时候不能很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要按命题者的情感去走。这首诗也不例外,都是在说“别人的感情”而非自已的人生体验。但写作手法上确实是可圈可点的佳作了。因此《唐诗成法》评道:“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馀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这首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名篇,只是一位天才少年的应试之作。虽然主旨尚嫌浅近,但便于大家模仿。略有不足,然自有大家气象。我们从浅近入手,渐渐便可言远!
苏萦2024-04-05 16:43:28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白居易
FinCloud2024-04-05 16:43:28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是谁写的

  是诗人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3:28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是谁写的?

小学诗集,白居易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4-04-05 16:43:28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谁

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析: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帜,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如果说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但把重点落在“古原”,以引出来“送别”题意。用“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友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场景,令作者惆怅,也富于诗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着别情,作者用这种意味深长的诗句写完了结尾。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把“古原——草——送别”连在一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注释: (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2)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枯:枯萎。荣:繁荣茂盛。   (3)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野草。侵:侵占,覆盖。   晴翠:晴朗的阳光下一片野草。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4)王孙:贵族子孙、公子,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萋萋:野草盛的样子,形容野草连绵、茂密
康康map2024-04-05 16:43:28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诗名叫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余辉2024-04-05 16:43:28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中描写草长势茂盛的词语是什么?

是离离,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bikbok2024-04-05 16:43:28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分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古诗文字分类,归类为文学作品。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选自《全唐诗》。
ardim2024-04-05 16:43:27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2]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拌三丝2024-04-05 16:43:27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墨然殇2024-04-05 16:43:27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首古诗

  1、这是一首唐诗中《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一句,作者白居易,全诗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译文:   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每一年都要由枯到荣,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过来又滋生起来,远处的芳草蔓生到古道上,阳光照射下草色青翠连接着荒凉的城堡,又要送你远去,繁盛的草似乎也充满了别情。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寓意常常是指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虽然经过很严厉的打击和制止,但就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能断根,只待条件一成熟,又爆发出来。
阿啵呲嘚2024-04-05 16:43:27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首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处: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3:25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一首古诗,作者是谁。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白2024-04-05 16:43:25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祝你学习快乐
豆豆staR2024-04-05 16:43:253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作者是谁

李白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3:25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的诗句完整诗是什么

白居易《草》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3:25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名是谁问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作者是谁

白居易,李商隐
meira2024-04-05 16:43:25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首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岁—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萎萎满别情。全文赏析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之结构可谓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然而此诗之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一赞美—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作者简介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镇合称“元白”。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争。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消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度过了童年时光。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非常有名。特别是白居易的《花非花》成为后来朦胧诗的鼻祖。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
小白2024-04-05 16:43:25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哪一首诗。

白居易一草
豆豆staR2024-04-05 16:43:25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什么意思

离离原上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诗句。《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很不错的!
肖振2024-04-05 16:43:2512

篱篱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描写什么季节

春。
北有云溪2024-04-05 16:43:25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写的诗句?全诗是什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白居易。全诗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音:[yě huǒ shāo bù jìn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释义: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全诗释义: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隆化野火把它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遍地又再生。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今天我又为朋友送别,青青草儿满怀离别情。赏析: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gushi/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3:24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是谁写的?

白居易
u投在线2024-04-05 16:43:247

请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写的?全文是什么?

是白居易哦
大鱼炖火锅2024-04-05 16:43:2410

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原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诗歌赏析这首诗首句便破“古原草”之题。这一联看似平常,却相当准确的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草生草灭,一年一遍,往复枯荣,意思写得很平平,然而作者用“枯荣”来突出由“枯”到“荣”的春草,使句子顿生光彩,春草那种生生不已的状况便喷涌而至。承接“枯荣”而发展,由抽象到具象,“枯荣”便化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具体描述。大火焚烧,烈焰当空,野草顷刻便被毁尸灭迹。“野火烧”可见毁灭的力量之大。然而却说“烧不尽”,可见野草再生能力之强而又可引出下文。“春风吹又生”这一句非常简朴,道出的真理又是很直接,但“又生”和上文“野火烧”对比,就显得极为有力。以上是对一般意义上的草的描述,五六句一转而至古原,“远芳”可见原之大,“古道”、“荒城”便更显出原的古老,暗扣题中“古原”。“又”字一转写了一个送别的环境。“王孙”是由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演化而来诗人变原诗怀思游子之意,为送别的愁情。芳草送别,每片叶子都饱含别情,意味深长。到此为结而又点出题中“送别”。
wpBeta2024-04-05 16:43:241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作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草。
mlhxueli 2024-04-05 16:43:245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