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鼎读音
五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
见“五鼎食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
引《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
明陆采《怀香记·钦赐异香》:“莫把年华空断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明沉受先《三元记·辞亲》:“前呼后拥,显亲扬名,也胜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
⒉ 见“五鼎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五鼎
五鼎相关词语
- 1 五云
- 指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亦指五色瑞云、五种云母,同时亦指五云体。
- 2 五行八作
- 五行八作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ǔ háng bā zuò,是杭州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源起南宋,泛指各行各业。
- 3 五行相克
- 又作“五行相胜”,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内容之一。隋代肖吉的《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说和“五行相胜”说,本来是古代思想家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朴素唯物论的理论,在战国末期,被阴阳学派创始人邹衍附会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每一个朝代都受一种五行之德的支配,朝代的更替,正是五行相克、五行相胜的结果,因而提出了“五德终始”说和“五德转移”说,陷入了历史唯心论。《春秋繁露》有《五行相胜》篇,解释五行相胜的道理,并附会了一些社会历史方面的内容。
- 4 五世其昌
-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 5 五鼎食
- 五鼎食,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上·主父偃〉。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形容高官贵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禄。亦省作“ 五鼎 ”。
- 6 五花大绑
- 五花大绑是一个词语,拼音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绑分为小绑和大绑。所谓小绑,只是专绑双手,身体其它部位不着绳索。有一种押解式捆绑(又叫穿小麻衫)则正相反:犯人从颈到肩至大臂都被捆绑,独小臂与双手不绑,大臂被向后缚紧,且与颈、肩、上身固定,无法活动,小臂和双手却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这是为了让犯人在押解途中即无充分自由,又能勉强自理生活(比如吃饭、喝水等),反之则称执行式。大绑则是除捆绑手腕外,或缚双臂,或缚身体,甚至胸、背、脖颈、手臂等部位全都用绳捆缚。
- 7 五更天
- 五更天是指早上4:48左右。
- 8 五声
- 五声:中医术语
- 9 五鹿
- 五鹿是古代的地名。
- 10 五祀
- 五祀,中国古代祭俗中所祭的五种神祇。具体神祇各文献记载不一。如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
- 11 五鬼
- (3)星命家所称的恶煞之一。
- 12 五侯九伯
- 五侯九伯是汉语词汇,拼音wǔ hóu jiǔ bó,出处《左传·僖公四年》。
- 13 五伦
-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 14 五气
- 五气是中医学中按照五行属性,从气(气味)方面对事物进行推演归类的一种分类标准,并按照五行理论,来阐释、推演五气(气味)中的复杂联系。中医学中五气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有很多,比较主流的是将风、暑、湿、燥、寒称之为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