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薯读音
豆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又称凉薯、沙葛。一年生蔓性草本。我国南部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块根肉白色,味甜多汁,可代水果,亦用作蔬菜、饲料及制淀粉。茎、叶、种子有毒,可作杀虫剂。
引证解释
⒈ 又称凉薯、沙葛。一年生蔓性草本。我国南部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块根肉白色,味甜多汁,可代水果,亦用作蔬菜、饲料及制淀粉。茎、叶、种子有毒,可作杀虫剂。
国语词典
植物名。豆科粉葛属,藤本植物。地下生有肉质大块根,像甘薯状,薯肉白色,味甜多汁,富含养分,可以生吃。蔓茎甚长,叶三出,互生。九月时叶腋抽出长花梗,密生紫红色蝶形花。荚果扁平线状,长十公分,宽一点二公分,荚果有毛,种子红褐色,约十粒,近扁圆形,有毒,种子油可制杀虫剂。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豆薯
豆薯造句
- 建国后,学界把该常见蔬菜—水果作物定名为豆薯。
- 蔬菜水果作物豆薯(西南称地瓜)原产美洲,最早由秘鲁印第安人驯化、栽培。
豆薯相关词语
- 1 豆腐花
- 豆腐花制作须先将黄豆浸泡,依品种或个人喜好约4至8小时不等,俟黄豆吸饱水分后再加以打浆、滤渣、煮滚,复降温至90℃。最后步骤称为“冲豆花”,意即需冲入凝固剂豆浆后再静置5至15分钟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于豆浆与凝固剂融合的温度控制,以及冲豆花的速度与技巧。
- 2 豆包
-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是“中国粘豆包之乡”。
- 3 豆瓣儿酱
- (1) 以大豆或蚕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带有豆瓣儿的酱 英 broad bean sauce
- 4 豆火
- 谓火小如豆。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呜呼桂树,遂为豆火所焚;可惜明珠,乃受淤泥埋没。”
- 5 豆糜
- 用豆煮成的粥。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作豆糜。”《新唐书·韦贯之传》:“居贫,噉豆糜自给。”
- 6 豆祭
- 《仪礼·少牢馈食礼》:“上佐食,兼与黍,以授尸,尸受,同祭于豆祭。” 郑玄 注:“同,合也。合祭於俎豆之祭也。”
- 7 豆花水
- 豆花水,dòu huā shuǐㄉㄡˋ ㄏㄨㄚ ㄕㄨㄟˇ,出处《郎潜纪闻》。
- 8 豆蔬
- 用作副食品的豆和蔬菜。
- 9 豆屑
- 《周礼·天官·笾人》“糗饵粉餈”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糗,熬大豆与米也;粉,豆屑也。”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隋高祖纪》:“癸丑十三年, 关中 饥,帝如 洛阳 ,上遣左右阅民食,得豆屑杂糠,流涕以示羣臣,深自咎责。”
- 10 豆凑
- 豆凑是一个汉语词语。
- 11 豆萁才
-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12 豆华水
- 引证解释:指 黄河 七月的水汛。《宋史·河渠志一》:“说者以 黄河 随时涨落,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七月,菽豆方秀,谓之‘豆华水’。”亦作“ 豆花水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黄河 水信……秋汛始立秋,讫霜降;七月豆花水。”
- 13 豆乳
- 豆乳是指整粒大豆经过加水、压榨、加热和过滤而后得出来的一种饮料,其中大豆固形物应有8%以上,但不得添加其它任何成分。
- 14 豆肉
- 《礼记·坊记》:“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齿。”《国语·吴语》:“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