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简介
倒打一耙的意思
解释: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语法:
倒打一耙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示例:
看来,他们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而且要倒打一耙。
成语造句
- 1.这“倒打一耙”是猪八戒的看家本领。
- 2.明明是你不负责任发生了事故,怎能倒打一耙,说是别人造成的呢?
- 3.不同于前一种,这种骂人并不粗俗也不激烈,骂者往往不明说自己的意思,而借助与其他的关联或者暗示来表明自己在鄙视被骂者,这种骂人的方式不便于围观,也不会有损于自己的身份,如果被骂者反击的不够巧妙,反而会被倒打一耙,被说成是小心眼之类的。
- 4.搞阴谋诡计的人总爱倒打一耙。
- 5.那件事明明是他干的,他不但不认错,反而倒打一耙,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
- 6.说多了,人家还倒打一耙,说你怎么怎么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make a false countercharge <recriminate; make false countercharges; put the blame on the victim>
- 日语:
さかねじを食わす
- 俄语:
валить с больнóй головы на здорóвую
- 其他:
<德>eine unbegründete Gegenbeschuldigung vorbringen<法>faire une contreaccusation sans fondement
倒打一耙相关词语
- 1 一字不差
- 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一个字也不错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一字不差传与老孔。”语法:一字不差作定语、状语;多用于背诵、抄袭等。示例:凌叔华《古韵》:“二十岁时就能一字不差地把整本《论语》背下来。”
- 2 别创一格
-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出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语法:别创一格作谓语、定语;指自成一家。
- 3 万口一谈
-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出处:《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语法:万口一谈作谓语、定语;比喻意见一致。
- 4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送一斗米救人,人会怀感恩。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语法: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5 一代国色
- 国色:美丽超群的女子。为一代人当中长得最美的女子。出处:元·杨维桢《题二乔观书图》:“乔家二女双芙蓉,一代国色江之东。”
- 6 不可一世
-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语法:不可一世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狂妄自大。示例: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 7 一则以惧
- 一方面又害怕出处:《论语·里仁》。
- 8 一世师表
- 足以供一代人效法出处:《永州倅厅拙堂民》
- 9 一子失着,满盘皆输
- 着:下棋落子。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出处:李欣《老生常谈·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子失着,满盘皆输,这是有的。”语法:一子失着,满盘皆输作宾语、分句;指要慎重其事。
- 10 不一而足
- 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语法:不一而足紧缩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句尾。示例: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 11 一身两役
- 一个人做两件事。出处:《梁书 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语法:一身两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一个人兼做两件事。示例:他一身两役,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 12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出处: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语法:一手遮天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如今人民已当家做主,地主老财一手遮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 13 一文如命
- 见“一钱如命”。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语法:一文如命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一岁三迁
- 比喻官职升得极快。出处:《南史 到儰传》:“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语法:一岁三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升迁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