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以惧简介
一则以惧的意思
解释:
一方面又害怕
出处:
《论语·里仁》。
成语造句
- 1.孔子曾经说过:“父母之年,不可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经常问我们好不好,但是我们问过父母吗?也许一声问候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们,却是一份情。
- 2.父母之年不可谓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3.之心,目睹两岸时局,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担心危及国脉民命;对大局变化时刻萦怀,期望两岸尽快实现统一,共建美好中华。
- 4.三息后,当原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众人回首时,看到十只仙鹤温顺的呈一排站立,从未见过仙鹤的少男少女们止不住出声。
- 5.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
-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则以惧相关词语
- 1 一世师表
- 足以供一代人效法出处:《永州倅厅拙堂民》
- 2 一子失着,满盘皆输
- 着:下棋落子。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出处:李欣《老生常谈·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子失着,满盘皆输,这是有的。”语法:一子失着,满盘皆输作宾语、分句;指要慎重其事。
- 3 不一而足
- 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语法:不一而足紧缩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句尾。示例: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 4 一身两役
- 一个人做两件事。出处:《梁书 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语法:一身两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一个人兼做两件事。示例:他一身两役,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 5 剥床以肤
- 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损害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语法:剥床以肤作宾语、定语;指痛苦之深。
- 6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出处: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语法:一手遮天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如今人民已当家做主,地主老财一手遮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 7 出以公心
-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出处: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语法:出以公心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凌力《少年天子》第四章:“总要出以公心,权衡利弊啊……”
- 8 以一持万
-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语法:以一持万偏正式;作谓语;同提纲挈领。
- 9 一唱一和
- 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出处: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语法:一唱一和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自此一唱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 10 一夕九徙
- 九:多次;徙:迁移。 一夜之间迁移好几次。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出处:《后汉书·苏木韦传》:“暠大惊惧,乃布棘于室,以板籍地,一夕九徙,虽家人莫知其处。”
- 11 浮一大瓟
-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瓟:同“匏”,匏瓜。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出处:清·朱彝尊《黄征君寿序》:“目击其先公之大节,具书于国史,先生之心,足以自慰,于介寿日,宜浮一大瓟者也。”语法:浮一大瓟作谓语、定语;指满饮一大杯酒。
- 12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 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比喻因祸致福。
- 13 不可一世
-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语法:不可一世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狂妄自大。示例: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 14 磨砺以须
- 磨快刀;等待着。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语法:磨砺以须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好等待的准备。示例: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磨砺以须,随时准备着抵御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