峣峣易缺简介
峣峣易缺的意思
解释:
峣峣:高直的样子;缺:损坏。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
出处:
《后汉书·黄琼传》:“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语法:
峣峣易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峣峣易缺相关词语
- 1 缺口镊子
- 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出处: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语法:缺口镊子作宾语、定语;用于人。
- 2 万代不易
- 永远不改变
- 3 临敌易将
- 易:改变,变换。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出处:《隋书·李德林传》:“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语法:临敌易将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宋·洪迈《容斋随笔·临敌易将》:“临敌易将,固兵家之所忌。”
- 4 不可缺少
- 必不可少的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这些,造成了和造成着为中国最后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语法:不可缺少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私人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扶助它发展。”
- 5 变风易俗
-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出处:《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语法:变风易俗作谓语、定语;指移风易俗。示例:浩曰:“太祖用漠北淳朴之人,南人汉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自与羲、农、舜、禹齐烈,臣岂能仰名?”《北史·崔浩传》
- 6 不易一字
- 不更动一个字。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出处:《新唐书 王勃传》:“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语法:不易一字作谓语、状语;指不改动一个字。示例:他不易一字地抄袭我的作品
- 7 完好无缺
- 完:完整。完完整整,没有欠缺。出处:毛泽东《质问国民党》:“难道在你们看来,一切这些反革命的东西,都是完好无缺,十全十美,惟独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破产’干净了的吗?”语法:完好无缺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只是由于鞋的遮掩,才使人觉得那袜子是完好无缺的。”
- 8 短斤缺两
-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语法:短斤缺两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分量不足。示例:短斤缺两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得来一次大检查
- 9 易如破竹
- 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檄》:“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竹。”语法:易如破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强得易贫
- 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出处:叶圣陶《文心》:“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语法:强得易贫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11 变心易虑
- 改变思想;改变打算。出处:《荀子 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语法:变心易虑作谓语、宾语;指改变主意。示例:[寡人]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变心易虑,割地谢前过以事秦。《史记·张仪列传》
- 12 易子相食
- 父母交换子女来吃。由此引申指灾难中灾民的悲惨境况。
- 13 官不易方
- 方:标准,准则。掌握政权的人不改变行政方针。形容政局稳定,政策得人心。出处:《左传·襄公九年》:“晋君类能而使之,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14 长安居大不易
-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语法:长安居大不易作宾语;用于感慨人生。示例:惟是长安居大不易,乃知囊内钱空,始觉旧游如梦。(清宣鼎《夜雨秋灯录 记李三三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