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差简介
一字不差的意思
解释:
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一个字也不错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一字不差传与老孔。”
语法:
一字不差作定语、状语;多用于背诵、抄袭等。
示例:
凌叔华《古韵》:“二十岁时就能一字不差地把整本《论语》背下来。”
成语造句
- 1.这种对话和前几年的多次对话几乎一字不差。
- 2.总统的讲话通常会被一字不差地刊登在国有报纸上。
- 3.你个小瘪三,竟敢抢我兄弟的生意,连词儿都一字不差,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
- 4.那个小孩一字不差地背了那首诗。
- 5.这份告白并非采访期间同期记录下来的一份一字不差的东西。
- 6.我把今天早上律师念的一字不差地记了下来。
一字不差相关词语
- 1 不遗余力
- 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语法:不遗余力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全力以赴。示例: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 2 别创一格
-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出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语法:别创一格作谓语、定语;指自成一家。
- 3 不欢而散
- 欢:高兴;愉快;散:分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众客咸不欢而散。”语法:不欢而散偏正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意见不合,感情破裂。示例:两个原本非常亲密的朋友,却因为一句无意的话而弄得不欢而散。
- 4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语法:不三不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示例: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 5 腐木不可以为柱
- 腐朽的木料不能用做支柱。比喻愚笨、能力较差的人不能担任要职或委以重任。出处:《汉书·刘辅传》:“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 6 万口一谈
-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出处:《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语法:万口一谈作谓语、定语;比喻意见一致。
- 7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送一斗米救人,人会怀感恩。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语法: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8 毫不惧怕
- 指面对危险、威胁时,毫不害怕
- 9 忿不顾身
- 同“奋不顾身”。出处:《镜花缘》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忿不顾身,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语法:忿不顾身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勇往直前。
- 10 一代国色
- 国色:美丽超群的女子。为一代人当中长得最美的女子。出处:元·杨维桢《题二乔观书图》:“乔家二女双芙蓉,一代国色江之东。”
- 11 鹿死不择荫
- 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出处:见“鹿死不择音”。语法:鹿死不择荫作宾语;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地方。示例:不则,职之重命,必且重于官,鹿死不择荫,微臣有褫,无以加焉,在台台必有大不忍者。明·袁宏道《乞改稿三》
- 12 不可一世
-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语法:不可一世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狂妄自大。示例: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 13 倒打一耙
-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语法:倒打一耙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看来,他们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而且要倒打一耙。
- 14 不共戴天
-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语法:不共戴天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有深仇大恨。示例: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齐怀《刑场上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