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猴而冠简介
木猴而冠的意思
解释: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语法:
木猴而冠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面兽心的人。
英语翻译
- 英语:
a worthless person in imposing attire
木猴而冠相关词语
- 1 木石心肠
-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出处: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语法:木石心肠作主语、宾语;指人心肠硬。示例:他这个人真是木石心肠。
- 2 哑然而笑
- 哑然:笑声。发出哑然的大笑声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语法:哑然而笑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3 鸣于乔木
-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出处:《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语法:鸣于乔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鸣于乔木,乃金声而玉振之。”
- 4 只见树木
- 一个汉语短语,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示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犯了看问题很片面的错误。
- 5 温润而泽
- 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出处:《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语法:温润而泽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同日而语
- 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语法:同日而语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示例:目前我国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与旧中国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 7 恭而有礼
- 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语法:恭而有礼作谓语;指恭敬又有礼节。示例:而且庶士人等……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 8 方领圆冠
-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出处: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语法:方领圆冠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9 侧目而视
- 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语法:侧目而视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愤怒、不瞒或畏惧的样子。示例:诸君记得当年常肃剥皮做衮州府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总是做得人人侧目而视就完了。(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 10 猴头猴脑
- 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1回:“看他虽是人形,却似猴头猴脑,身上着件单衫。”语法:猴头猴脑联合式;作定语;用于儿童。示例:这孩子一点规矩也不懂,猴头猴脑的。
- 11 木讷寡言
-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出处:《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 12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 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出处:语出《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语法: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13 冠盖往来
-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指官吏们经常来往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长安城中,乃冠盖往来之地。”语法:冠盖往来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2回:“那水鸥小榭,就终年都是冠盖往来,日积月累的,就闹得亏空起来。”
- 14 降服而囚
- 脱去上衣,象囚犯那样,表示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