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始敬终简介
慎始敬终的意思
解释:
敬:慎。自始自终都谨慎。
出处:
《礼记 表记》:“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汉 贾谊《新书 胎教》:“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
示例: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成语造句
- 1.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放下资深的包袱、功高的包袱、位尊的包袱,慎始敬终,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2.艰苦卓绝,慎始敬终,忠于国家,刚毅有决。
- 3.心怀敬畏,才能慎始敬终;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 4.不过眼尖的网友们发现了一个名为“小草一样成长”的微博疑似“赵子俊”,其用户签名与“赵子俊”一样,均为“慎独慎微慎始敬终日日增新”。
- 5.唐太宗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 6.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下,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慎始敬终相关词语
- 1 相敬如宾
- 宾:贵客。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庞公》:“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语法:相敬如宾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 李昌祺《剪灯余话 鸾鸾传》)
- 2 毕恭毕敬
-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语法:毕恭毕敬联合式;作状语、定语;形容人的态度。示例: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 3 为德不终
- 见“为德不卒”。出处: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语法:为德不终作谓语;指好事没有做到底。
- 4 终始参差
- 终:结束。结束时与开始时不一致。形容前后不一样。出处:南朝·宋·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仓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
- 5 终天之慕
- 终天:终身。终生思慕之情出处: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终天之慕,不续于短年,欷报之诚,思隆于永劫。”语法:终天之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6 谨谨慎慎
- 细心慎重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如今进来了,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动。”语法:谨谨慎慎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凌叔华《小蛤蟆》:“他谨谨慎慎的在肚里念一遍。”
- 7 恭敬不如从命
-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出处:宋 赞宁《笋谱 杂说》:“姑闻而后悔,倍怜新妇。故又谚曰: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语法:恭敬不如从命复句式;作分句;作客套话。示例:姑奶奶,既老爷这等吩咐,恭敬不如从命,毕竟侍候坐下好说话。(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 8 始终如一
-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出处:《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语法:始终如一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 9 敬陈管见
- 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出处:蔡东藩《清史演义》第71回:“因御史董元醇敬陈管见一折,内称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俟数年后,朕能亲裁庶务,再行归政。”语法:敬陈管见作宾语、定语;多用于自谦词。示例:以上是我的敬陈管见,请指教
- 10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语法:敬业乐群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乐于与朋友探讨学问。
- 11 终身之忧
- 指一生的忧虑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语法:终身之忧作宾语;指永久的忧虑。示例:这事是我的终身之忧
- 12 饱食终日
-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语法:饱食终日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什么事都不做。示例: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 13 钦敬之忱
- 钦佩敬重的真诚的情意出处: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我们对于所有这样的军队,特别是在前线抗战的军队,都是具有钦敬之忱的。”语法:钦敬之忱作宾语;用于处世。
- 14 见始知终
-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出处: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语法:见始知终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视微见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