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庭扫闾简介
犁庭扫闾的意思
解释:
犁平他的庭院,扫荡他的村庄。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庭:庭院。扫:扫荡。闾:里巷的门。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语法:
犁庭扫闾作谓语、宾语;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犁庭扫闾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犁庭扫穴
英语翻译
- 英语:
raze to the ground <defeat the enemy completely>
犁庭扫闾相关词语
- 1 门庭赫奕
- 门庭:指家庭社会地位。赫奕:盛大。形容人地位、名声显赫。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上岸,先打听缪千户消息,见说缪千户正在陈友定幕下,当道用事,威权隆重,门庭赫奕。”语法:门庭赫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诗庭之训
- 指父训。
- 3 买犁卖剑
- 见“买犁卖剑”。出处:宋·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语法:买犁卖剑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休战。
- 4 纲常扫地
- 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史臣有《仇牧赞》云:‘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语法:纲常扫地作宾语、定语;用于社会风气等。
- 5 倚门倚闾
-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语法:倚门倚闾作状语、定语;指盼望子女归来。示例:倚门倚闾久相望,不可以留行束装。(清 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
- 6 发言盈庭
- 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语法:发言盈庭偏正式;作谓语;指人多言杂。示例:有主战的,有主和的,发言盈庭,日中未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五回)
- 7 铸剑为犁
- 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语法:铸剑为犁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8 犁牛骍角
- 见“犁生骍角”。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语法:犁牛骍角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俞樾《茶香案续钞·犁牛之子》:“故孔子有犁牛骍角之喻,以其字为戏耳。”
- 9 一扫无遗
- 一下子便扫除干净。 比喻彻底清除干净。出处:《元史·河渠志二》:“至二十一日,水忽泛溢,新旧三堤一时咸决,明日外堤复坏,急率民闭塞,而湍流迅猛,有蛇时出没于中,所下桩土,一扫无遗。”
- 10 扫地俱尽
-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 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出处:《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语法:扫地俱尽作谓语、宾语;指破坏净尽。示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隋书·高祖纪下》
- 11 扫穴犁庭
- 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机会,扫穴犁庭,指顾间事。”语法:扫穴犁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炮车轰击,一举而廓清之,最是扫穴犁庭的利器!”
- 12 拖天扫地
- 形容衣服过长。出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穿的那衣服拖天扫地的,一脚踹着,不险些儿绊倒了。”语法:拖天扫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各人自扫门前雪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出处:明 张凤翼《灌园记 后识法章》:“进去罢,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语法:各人自扫门前雪作宾语、分句;常与“莫管他人瓦上霜”连用。示例: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鲁迅《经验》
- 14 犂庭扫穴
- 亦作“犁庭掃穴”。谓彻底摧毁敌对势力。语本《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犂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二:“朝廷若未有深入遠討犁庭掃穴之意……則賦於民者,必有可輕之理。” 清 钱谦益 《谢象三五十寿序》:“好談兵事,往往集余邸中,相與清夜置酒,明燈促坐,扼腕奮臂,談犂庭掃穴之舉。” 柳亚子 《车中感赋》诗:“指日新都傳捷報,犁庭掃穴縛元凶。”亦省作“ 犂庭 ”。 明 吴昜 《少保戚公继光》诗:“計伸犁庭威,十萬環偏厢。”《明史·广西土司传三·广东琼州府》:“ 成化 間,副使 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