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庭之训简介
诗庭之训的意思
解释:
指父训。
诗庭之训相关词语
- 1 身自为之
- 身:亲自。亲自去做到它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乱道诽谤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为之。”语法:身自为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2 方正之士
- 方正:品行端正。 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出处:《汉书·晁错传》:“言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
- 3 酒虎诗龙
-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出处: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语法:酒虎诗龙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衔橛之变
- 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且夫道清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语法:衔橛之变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史·赵佑传》:“万一有衔橛之变,岂不为两宫忧。”
- 5 一定之规
- 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出处:郭小川《新路歌》:“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语法:一定之规偏正式;作宾语;指一定的规律或规则。示例:浩然《艳阳天》第71章:“事情的发展反正是有一定之规的。”
- 6 无须之祸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后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语法:无须之祸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陈亮《送吴允成运干序》:“及其徒既衰,而异时熟视不平者合力共攻之,无须之祸滥及平人。”
- 7 覆车之轨
- 轨:车辙。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出处:汉·陈忠《清盗源疏》:“今公克平祸乱,安国定家,故复因前倾败之法,寻中间覆车之轨,却冀长存,非所敢闻。”语法:覆车之轨作主语、宾语;比喻失败的教训。示例: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3卷:“青之号令不得行,是循覆车之轨也。”
- 8 麈尾之诲
- 谓高明的教诲。
- 9 纤芥之失
- 纤芥:细微;失:过失。形容极小的过错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纪纤芥之失。”语法:纤芥之失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0 不刊之说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语法:不刊之说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 11 度人之腹
-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含有贬义的意思。
- 12 楚歌之计
- 《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后因用“楚歌之计”谓攻心之术。出处:《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语法:楚歌之计作宾语;用于用计。示例:待念头散了,就好去收他,也是个‘楚歌之计’。清·袁于令《西楼记·集艳》
- 13 笔墨之林
- 斯文萃集的地方。出处:汉 王充《论衡 对作》:“汉家极笔墨之林,书论之造,汉家尤多。”语法:笔墨之林作主语、宾语;指文化场所等。示例:使其间稍伏机心,略藏匕首,造物且诛之不暇,肯容自作孽者老而不死,独得佯狂自肆于笔墨之林哉!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
- 14 强弩之极
- 犹强弩之末。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语法:强弩之极作宾语、定语;指力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