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身吞炭简介
漆身吞炭的意思
解释:
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史记·刺客列传》:“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语法:
漆身吞炭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今吾漆身吞炭,为智伯报仇。”
漆身吞炭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吞炭漆身
成语故事
- 春秋末期,晋国内乱,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家将豫让发誓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把他放了。第二次他把全身漆成癞子,然后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英语翻译
- 英语:
varnish the body and swallow charcoal
漆身吞炭相关词语
- 1 身体力行
-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语法:身体力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明 章懋《答东阳徐子仁书》:“但不能身体力行,则虽有所见,亦无所用。”
- 2 了身脱命
- 犹言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罚,至如我指空说慌瞒咱,这一场了身脱命亏他。”语法:了身脱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吞声忍恨
- 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出处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啕痛哭。”。
- 4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出处:《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语法:正身明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浑身是胆
-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出处: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语法:浑身是胆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示例:武松浑身是胆,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
- 6 一身百为
- 为:作为。一个人能干百样事。形容人有能力,能做各种事情。出处:《宋史·苏过传》:“凡生理尽夜寒暑所须者,一身百为,不知其难。”
- 7 洁身自好
-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语法:洁身自好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以作家、教授的身份、地位,洁身自好,有所不为,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臧克家《老舍永在》)
- 8 单身只手
- 指独自一人。形容人单势孤。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剩俺单身只手,怎去恢复中原。”
- 9 身大力不亏
- 形容人身材高大,强壮有力出处:老舍《骆驼祥子》
- 10 杀身救国
- 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语法:杀身救国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11 一日身死
- 一旦自己死亡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絮驾,故人重之。”语法:一日身死作谓语;指一旦自己死亡。
- 12 浑沦吞枣
- 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4卷:“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也只是浑沦吞枣。”语法:浑沦吞枣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 13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语法:以身试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奉公守法,不要以身试法。
- 14 以身殉国
-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出处:南朝 梁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语法:以身殉国作谓语、定语;指为国捐躯。示例: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朱自清《论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