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琼浆简介
玉液琼浆的意思
解释:
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出处: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琼浆,我咽不下。”
语法:
玉液琼浆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美酒。
示例:
陆文夫《壶中日月》:“偶尔喝到一瓶优质双沟,以玉液琼浆视之。”
成语造句
- 1.可别错过一滴,这玉液琼浆会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 2.有马刨泉,水味甘冽,被誉为玉液琼浆。
- 3.你口渴时,一杯冰啤酒犹如玉液琼浆。
- 4.你的杯子永远不会空荡,因为我要做你的玉液琼浆。
- 5.汤池温泉具有涌量稳定、水温稳定、化学成分稳定三大特点,泉水洁净清澈,如玉液琼浆国内少见。
- 6.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玉液琼浆,玩的是风花雪月,声色狗马,乐的是诗词歌舞,吹打弹拉,真是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英语翻译
- 英语:
wine
玉液琼浆相关词语
- 1 白玉微瑕
-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出处: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语法:白玉微瑕作宾语、定语;指美中不足。
- 2 金帛珠玉
- 帛:丝织品。黄金、绢帛、珍珠、美玉。形容珍贵的东西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其气非金帛珠玉也,不可求于人也。”语法:金帛珠玉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3 金章玉句
- 指华丽的诗文。出处: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语法:金章玉句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 4 玉走金飞
- 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出处: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语法:玉走金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锦云中翠绕珠围,碧天边玉走金飞。元·张可久《寨儿令·春晚次韵》曲
- 5 乞浆得酒
- 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语法:乞浆得酒连动式;作谓语;。示例:清·沈涛《文翠轩笔记》第一卷:“乞浆得酒,亦自快意。”
- 6 以玉抵乌
- 见“以玉抵鹊”。出处: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语法:以玉抵乌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7 琼楼玉宇
- 宇:房屋;原指仙界中的楼台或月中宫殿。形容建筑华丽堂皇。出处: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语法:琼楼玉宇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 苏轼《水调歌头》词)
- 8 玉柱擎天
- 谓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出处: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乾坤正,看玉柱擎天又何用?”语法:玉柱擎天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金声玉服
- 见“金声玉色”。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经说》:“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语法:金声玉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孙诒让《墨子闲诂》:“言其实充美则见于外者,若金声玉服之昭著,即所谓荣也。”
- 10 良金美玉
- 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出处:《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语法:良金美玉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示例:卿如良金美玉,浑厚无瑕。(《宋史 黄洽传》)
- 11 壸浆箪食
-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
- 12 仙姿玉色
-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极美。出处:明谢谠《四喜记 巧夕宫筵》:“宫中郑娘娘,乃是郑参政之女,数月前选入宫中,仙姿玉色,世上无双。”语法:仙姿玉色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女子很美。
- 13 金玉之言
-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语法:金玉之言作主语、宾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示例:恩相金玉之言,某当终身佩铭。(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 14 壶浆箪食
- 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出处: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语法:壶浆箪食作宾语、状语;常与“迎接”连用。示例: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