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下药简介
对证下药的意思
解释:
见“对症下药”。
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语法:
对证下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证下药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对症下药
成语造句
- 1.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
- 2.中医对阳痿的防治,强调辨证施治,依照各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对证下药,不是单纯使用壮阳药物。
- 3.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找准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以便对证下药,更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 4.只有对证下药,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 5.中药汤剂能根据疾病的症状辩证组方,对证下药,且还可根据病情的轻重,调整方中的某一种药的用量,能起到轻,急,缓,重,可根据病情适当用药。
- 6.我们在个案中找到个案发生的具体原因对证下药。
英语翻译
- 英语:
suit the medicine to the disease
对证下药相关词语
- 1 应声而下
- 随着声音落下来
- 2 寄人篱下
- 寄:依靠;篱:篱笆。依附在别人的篱笆下。原形容诗文创作因袭他人而无独创。现指依附别人生活;不能自立。出处:《南齐书 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语法:寄人篱下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鲁想到自己从前在山东省里的时候,虽靠姊夫的光当了文案,然而终是寄人篱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 3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出处: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语法: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
- 4 不相上下
- 上下:比喻高低、好坏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出处: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语法:不相上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人与无。示例:他俩年龄相当,个头也不相上下。
- 5 屋下架屋
- 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语法:屋下架屋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清·周中孚《郑堂札记》第三卷:“且自诩为虽创论而无实定论,直床上安床,屋下架屋耳。”
- 6 文不对题
- 文章的内容跟题目对不上。亦指言谈离开了主旨或答非所问。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名人和名言》:“所以太炎先生的第三道策,其实是文不对题的。”语法:文不对题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她睡梦中常说英语—有时文不对题的使人发笑。(冰心《我的学生》)
- 7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出处: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语法:纵横天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健儿掷杯砍案曰:吾纵横天下三十年矣,未逢敌手,有能取我腰间物者,当叩首降之。清 李渔《秦淮健儿传》
- 8 一匡天下
- 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语法:一匡天下作谓语、定语;指统一天下。示例:《南齐书·高帝纪下》:“用获拯溺龛暴,一匡天下。”
- 9 下知地理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出自《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 10 花前月下
-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出处: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今又有覆赚,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语法:花前月下联合式;作宾语;指谈情说爱的处所。示例:这两位大学生的姻缘非同一般,他们没有花前月下的幽情,而是南浦大桥的工程,将两人感情紧密相牵。
- 11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语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学识等。
- 12 柳下借阴
- 比喻请求别人的庇护。出处:《淮南子 人间训》:“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语法:柳下借阴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他闯了大祸后就只有找人柳下借阴了
- 13 下马威
- 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语法:下马威偏正式;作宾语;指灭人威风。示例: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清 李渔《蜃中楼 抗姻》)
- 14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 好:喜爱。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语法:上之所好,下必从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北史·李彪传》:“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故越王好勇而士多轻死,楚王好瘠而国有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