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病除简介
药到病除的意思
解释:
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出处: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语法:
药到病除作谓语、宾语;指人的医术。
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闲话少说,这件事办得要快,‘药到病除’,不宜耽误!”
成语造句
- 1.我的哥哥病了半年,幸亏李医生著手成春,药到病除。
- 2.病患都称赞张大夫的医术妙手回春,让许多病人药到病除。
- 3.你这病找他治,保证药到病除。
- 4.这次把你的病认准了,我对症下药,绝对药到病除。
- 5.你给我的那些新药丸真是药到病除.
- 6.许多病人期望医生是药到病除的妙手神医.
药到病除相关词语
- 1 不终之药
- 即不死药。
- 2 疾病相扶
-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语法:疾病相扶主谓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邻家邻舍的,总要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马烽《吕梁英雄传》第五回
- 3 一竿子捅到底
- 指一步到位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骂到了皇帝头上。”语法:一竿子捅到底作宾语、定语;指一次成功。示例:他做事的风格就是喜欢一竿子捅到底
- 4 掎摭利病
- 掎摭:指摘;利病:利害,好坏。形容品评优劣好坏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呵文章,掎摭利病。”语法:掎摭利病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辟恶除患
- 辟:祛除。祛除邪恶与祸患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1卷:“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语法:辟恶除患作谓语、定语;指为民除害。
- 6 到处碰壁
- 比喻遇受阻碍或遭到拒绝。也指事情行不通或达不到目的出处:浩然《艳阳天》第30章:“可惜他偏偏赶上了解放,到处碰壁,直碰得头破血流。”语法:到处碰壁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示例:我这几天到处碰壁,真是流年不利
- 7 愁潘病沈
- 泛指烦恼和疾病。出处:晋 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 梁 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 8 跳到黄河洗不清
-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7回:“武姑子也已全招认,你叫我跳到黄河洗不清。”语法:跳到黄河洗不清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处境等。示例:老舍《骆驼祥子》:“真要是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自己跳到黄河洗不清。”
- 9 蠹政病民
-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语法:蠹政病民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 10 心到神知
-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语法:心到神知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重在有心。示例:老舍《我这一辈子》:“我的手可不能闲着,心到神知!”
- 11 病急乱投医
-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语法:病急乱投医复句式;作分句;形容时势危急盲目求援。示例: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 12 祛病延年
-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长寿命。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九回:“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百事将长补短,自足以祛病延年。”语法:祛病延年作谓语、定语;用于祝福。示例: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 13 贫病交迫
-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出处:宋 叶适《辞免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状》:“某颓龄暮景,贫病交迫,伏蒙至仁,曲加怜念。”语法:贫病交迫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形容生活境况非常艰难。示例:因为贫病交迫,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 14 病民蛊国
-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昔刘晏桑弘羊,利尽缁铢,而未尝病国病民,后世犹说其聚敛。”语法:病民蛊国作宾语、定语;指祸害。示例:吾辈病民蛊国不能仇,现在之执法者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