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纸馀墨简介
断纸馀墨的意思
解释: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出处:
《宣和书·詹鸾》:“彩鸾以书《唐韵》名于时,至今断纸馀墨,人传宝之。”
语法:
至于~,人争宝焉。 ★《蔡京》
示例:
至于断纸馀墨,人争宝焉。《蔡京》
断纸馀墨相关词语
- 1 断袖分桃
- 断:截断;分:分出。借指男宠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难》:“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语法:断袖分桃作宾语、定语;指男宠。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
- 2 残渣馀孽
- 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孽,邪恶的东西。出处:《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馀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 地理志》),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 3 抽刀断丝
- 抽刀:拔出刀来。拔出刀来把乱丝斩断。比喻做事果断。出处:《北齐·齐本纪》:“又尝令诸子,各使理乱丝,帝独抽刀断之,曰:‘乱者须斩。’”
- 4 投鞭断流
- 《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断。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出处:《晋书 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语法:投鞭断流紧缩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兵众势大。示例:《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清方档案 清吏条陈》:“似宜投鞭断流,武汉唾手可复。”
- 5 义断恩绝
- 义:情谊。恩:恩情。情义、恩情一概断绝。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语法:义断恩绝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示例:此刻又被景翼那厮卖出来,已是义断恩绝的了,还有甚么守节的道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 6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语法: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7 以义断恩
- 用大义割断私恩。谓秉公行事,不徇私情。出处:《晋书·刘毅传》:“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语法:以义断恩作谓语、定语;指不殉私情。
- 8 断发纹身
- 见“断发文身”。出处: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语法:断发纹身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装束。
- 9 气断声吞
- 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语法:气断声吞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情。
- 10 翰林子墨
- 语出《汉书·扬雄传下》:“ 雄 從至 射熊館 ,還,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爲主人, 子墨 爲客卿以風。”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 宋 曾巩 《宜黄县学记》:“其書,經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無外求者。”按,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诗赋而言。
- 11 规绳矩墨
- 同“规矩绳墨”。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昔倕之巧,目茂圆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规绳矩墨以诲后人。”语法:规绳矩墨作宾语、定语;指法规。
- 12 绵延不断
-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出处:《孔子家语 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语法:绵延不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连续不断。示例:绵延不断的游行队伍正往这边涌来。
- 13 断臂燃身
- 断手臂、燃肉身灯。明李贽 《咏古》之二:“断臂燃身未足夸,何当垂老问年华。” 明李贽 《复邓石阳书》:“虽至于断臂燃身,亦祗为丧身失命之夫耳,竟何补也!”参见“ 燃肉身灯 ”。
- 14 其利断金
- 能够发挥很大的力量示例:只求二满三平的生活,真是没长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