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离九简介
十不离九的意思
解释:
十成中已有了九成。 比喻把握很大。
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六回:“不然,那厮趋西门最便,何苦绕道过南山,来此关下乎?小弟此请当十不离九。”
十不离九相关词语
- 1 不忮不求
- 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出处:《诗经 邶风 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郑玄笺:“我君子之行,不疾害,不求备于一人,其行何用为不善。”语法:不忮不求联合式;作谓语;表示不嫉妒,不贪求。示例:处理了这些事务,便是长篇大论的“遗训”,教子孙不忮不求,克勤克俭。(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 2 一毫不苟
- 犹一丝不苟。出处: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断断是再来人,一毫不苟,一丝不挂,诚然而来,诚然而往。”语法:一毫不苟作谓语、定语、状语;同“一丝不苟”。
-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谓式;作主语;用于劝戒之语。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 4 贵不期骄
-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语本《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出处:语本《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语法:贵不期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魏微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移,非虚言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 5 横僿不文
- 粗鄙没有文化。出处: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语法:横僿不文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没文化。
- 6 议不反顾
- 指为了正义奋勇向前,不回头、后退。议,通“义”。出处:《文选 司马相如》:“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作“义不反顾”。语法:议不反顾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方是时,阁下与于公无积累之欢,特为国是起见,重悯江淮亿兆夷人无辜而斩艾,迫于至诚,议不反顾。清冯景《与乔侍读书》
- 7 相持不下
- 不下:不能解决。指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抗争;各不相让;谁也战胜不了对方。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语法:相持不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各不相让。示例:(1)辩论竞赛双方出口成章,针锋相对,真是有点相持不下了。(2)两军混战,杀得难分难解,相持不下。
- 8 不足回旋
- 回旋:转动。形容处境局促,不便转身语法:不足回旋作谓语、定语;指行动不便。示例:这儿地方太窄,不足回旋
- 9 分崩离析
-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语法:分崩离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示例:战争使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 10 不失风度
- 做事能知进退,保持应有的风度
- 11 大谋不谋
-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出处:《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语法:大谋不谋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12 存而不论
- 存:保留;论:讨论。把问题保留起来;暂不加论述或讨论。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语法:存而不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暂时不讨论的问题。示例: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数之学,则治经者存而不论可矣。(清 陈澧《东塾读书记 尚书》)
- 13 朝不图夕
- 图:图谋。早晨不能为晚上打算。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出处:唐·柳宗元《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语法:朝不图夕作谓语、定语;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 14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 市:众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贵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语法: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