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不反顾简介
议不反顾的意思
解释:
指为了正义奋勇向前,不回头、后退。议,通“义”。
出处:
《文选 司马相如》:“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作“义不反顾”。
语法:
议不反顾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方是时,阁下与于公无积累之欢,特为国是起见,重悯江淮亿兆夷人无辜而斩艾,迫于至诚,议不反顾。清冯景《与乔侍读书》
议不反顾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义不反顾
成语故事
-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才子,不但会击剑抚琴,更擅长写诗作赋。他的才华深得汉武帝赏识,因此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官。这个时候,刚巧赶上鄱阳令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唐蒙征集了很多的民工,还把他们的首领给杀害了。这引起了巴蜀人民的不安和惊恐,于是发生了一场骚乱。这件事传到汉武帝那里后,他立即派司马相如去安抚民众。为了给巴蜀人民一个交代,汉武帝还要司马相如写一篇文告,向他们好好作一番解释。司马相如照汉武帝的吩咐写了一篇文告,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调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是应该的,但是惊扰了大家并不是陛下的本意。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刃和箭镝而上,绝不容许回头看(就是义无反顾的意思,原文就是此成语),宁肯战死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你们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司马相如处理这件事的方式非常得当,骚乱很快就被平息了,修路的工程又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汉武帝因司马相如办事得力,非常满意,便拜他为中郎将,辅佐自己。
议不反顾相关词语
- 1 相持不下
- 不下:不能解决。指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抗争;各不相让;谁也战胜不了对方。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语法:相持不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各不相让。示例:(1)辩论竞赛双方出口成章,针锋相对,真是有点相持不下了。(2)两军混战,杀得难分难解,相持不下。
- 2 不足回旋
- 回旋:转动。形容处境局促,不便转身语法:不足回旋作谓语、定语;指行动不便。示例:这儿地方太窄,不足回旋
- 3 不失风度
- 做事能知进退,保持应有的风度
- 4 大谋不谋
-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出处:《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语法:大谋不谋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5 存而不论
- 存:保留;论:讨论。把问题保留起来;暂不加论述或讨论。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语法:存而不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暂时不讨论的问题。示例: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数之学,则治经者存而不论可矣。(清 陈澧《东塾读书记 尚书》)
- 6 迤俪不绝
- 形容连绵不断出处:《云芨七签》
- 7 敌不可假
- 谓不可宽容敌人。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语法:敌不可假作宾语、定语;指不能轻敌。示例:我们切记敌不可假的原则
- 8 耳闻不如眼见
-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出处:《旧唐书 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语法:耳闻不如眼见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示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8回:“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眼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
- 9 奋不虑身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出处:《宋史·赵汝愚传论》:“汝愚独能奋不虑身,定大计于顷刻。”语法:奋不虑身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勇往直前。
- 10 玩儿不转
- 11 没身不忘
- 没身:终身。一辈子不能忘记出处:宋·陈亮《众祭孙冲季文》:“失声而号,痛裂肺肠。何以尉子?没身不忘。”语法:没身不忘作谓语、定语;指终身不能忘记。
- 12 恃直不戒
- 恃:倚仗;戒:戒备。 自恃正直,不加戒备。出处:唐·韩愈《释言》:“夫佞人不能远,则有时而信之矣,今我恃直而不戒,祸其至哉。”
- 13 横僿不文
- 粗鄙没有文化。出处: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语法:横僿不文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没文化。
- 14 慈乌反哺
-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反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语法:慈乌反哺作宾语、定语;指报答父母。示例:阿英《花鸟争奇》:“慈乌反哺,有母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