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莫比简介
举世莫比的意思
解释: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卷:“孝行忠鲠,举世莫比,门表阙台者六所,今古无之。”
语法:
举世莫比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举世莫比相关词语
- 1 轩然霞举
- 像云霞高高飘举。形容俊美潇洒。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令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语法:轩然霞举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李白名播海内,玄宗见其神气高朗,轩然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宋·王谠《唐语林·文学》
- 2 操身行世
- 犹言立身处世。出处: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语法:操身行世作主语、宾语;指人待人接物的态度。
- 3 泽及万世
- 泽:恩泽。恩惠可施及子孙万代。形容恩德无量。出处:《庄子·大宗师》:“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 4 变幻莫测
-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语法:变幻莫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示例: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变幻莫测。(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
- 5 世异则事异
- 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出处:《韩非子·五蠹》:“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 6 举踵思慕
- 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出处: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举踵思慕,若怙旱之望雨。”语法:举踵思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一举手力
- 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 8 世道日衰
- 世道:社会风气;日:日益;衰:衰败。 社会风气一天天地败落。出处:唐·李白《古风之二十五》:“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 9 遁世绝俗
- 见“遁世离俗”。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语法:遁世绝俗作谓语、定语;用于隐居。
- 10 神妙莫测
- 莫测:不能揣测、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出处:刘白羽《长江三日》:“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示例:象棋真是神妙莫测,32个棋子在横七竖八几条线上竟能走出千变万化的局面。
- 11 超然远举
-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亦作“超然远引”。渭·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出处: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语法:超然远举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 12 神秘莫测
- 不可理解与预测的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和古尚清领唐黎岘走到井口,往里边望望,黑洞洞阴森森的,神秘莫测。”语法:神秘莫测作谓语、定语;指不可理解的。示例: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装得要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神秘莫测地消失,其实无处可去。”
- 13 鬻声钓世
- 犹言沽名钓誉。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语法:鬻声钓世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离世绝俗
- 犹言离世异俗。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可谓离世绝俗矣。”语法:离世绝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且北方之人,不为离世绝俗之举,而日周旋于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