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肩鹄颈简介
鸢肩鹄颈的意思
解释:
如鸢之耸肩,如鹄之伸颈。形容伏案苦思的样子。
出处:
李涵秋《杂咏》之三:“鸢肩鹄颈作诗苦,寒不能衣饥不煮。”
语法:
鸢肩鹄颈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鸢肩鹄颈相关词语
- 1 刎颈交
- ◎ 刎颈之交,刎颈交wěnjǐngzhījiāo,wěnjǐngjiāo[friends sworn to death;be David and Jonathan;Demon and Pythias friendship] 交友以性命相许。指生死之交的朋友他俩成了刎颈交
- 2 鸾鹄在庭
- 谓鸾鹄峙立于庭。比喻子孙贤俊。出处: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寿考之余,报施亦丰。一子四孙,鸾鹄在庭,以华其终。”语法:鸾鹄在庭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鸿鹄与鸡
- 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出处:《新序·杂事第五》:“君尤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语法:鸿鹄与鸡作宾语、主语、定语;指人的区别。
- 4 比肩连袂
- 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出处: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游恒山日记》;“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语法:比肩连袂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连续不断。
- 5 刻鹄类鹜
- 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语法:刻鹄类鹜连动式;作宾语、补语;比喻仿效失真,适得其反。示例:周作人《杨柳》:“徒弟所作如何能好,刻鹄类鹜,必将不通而不可救矣。”
- 6 红脸赤颈
- 形容十分激动出处: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红脸赤颈的宋旺也嚷嚷:他不是汉奸的家属,一直在仗势欺人吗!”语法:红脸赤颈作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激动。示例:他们为此事争得红脸赤颈
- 7 长颈鸟喙
- 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语法:长颈鸟喙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相貌。示例:既已灭吴,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同逸乐,浮海而去。(明 瞿佑《剪灯新话 龙堂灵会录》)
- 8 两肩荷口
-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 9 鸢肩羔膝
- 肩似鸢耸,膝屈似羔。形容卑微之态。出处:明·方孝孺《答俞子严书》:“不复能鸢肩羔膝,卑声诡笑,曲身俯首,称诵人美而求其喜悦。”语法:鸢肩羔膝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0 比肩叠踵
-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出处: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语法:比肩叠踵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
- 11 比肩接踵
-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出处:清 戴名世《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语法:比肩接踵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示例:张平《抉择》:“比肩接踵、项背相望。”
- 12 鸢肩豺目
- 耸肩似鹰,目凶如豺。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语法:鸢肩豺目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13 孤鸿寡鹄
- 孤:孤单;鸿:鸿雁;寡:失偶的妇人;鹄:天鹅。孤独失伴的天鹅。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向日蚕桑动,忽相逢孤鸿寡鹄,无门投控,飞鸟依人情可悯。”语法:孤鸿寡鹄作宾语、定语;指失去配偶的男女。
- 14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语法:鸿鹄将至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学习不专心。示例:《照世杯·掘新坑悭鬼成财主》:“更不可见异思迁,萌鸿鹄将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