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曲腰躬简介
背曲腰躬的意思
解释:
腰背弯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等的人心热肠鸣,坐的来背曲腰躬。”
背曲腰躬相关词语
- 1 项背相望
- 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出处:南朝 宋范晔《后汉书 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语法:项背相望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行人拥挤。示例:梁启超《爱国论》:“然逃亡者项背相望。”
- 2 黄发台背
-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出处:《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语法:黄发台背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 3 为五斗米折腰
-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出处:《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语法:为五斗米折腰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4 曲里拐弯
- 形容弯曲多。出处: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二章:“只能排成一串,曲里拐弯地通过走廊。”语法:曲里拐弯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从来没走这么曲里拐弯、黑咕隆咚的路。”
- 5 衣紫腰金
-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出处:宋 无名氏《灯下闲谈 掠剩大夫》:“见一人衣紫腰金,神清貎古。”语法:衣紫腰金作谓语、定语;指人有权有势。示例: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二回:“老爷荣任高升,真乃加官进爵,衣紫腰金之先兆也。”
- 6 艳曲淫词
- 淫:淫荡。妖艳淫秽的词曲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2回:“至乐,则尽放郑声,以复雅乐,琵琶弦索,艳曲淫词,付之祖龙一炬。”语法:艳曲淫词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芒刺在背
-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语法:芒刺在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感知动词后。示例:现在被献忠这样一看,感到跼蹐不安,犹如芒刺在背。(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 8 背公营私
-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出处:宋 张商英《护法论》:“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语法:背公营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私心重。示例:郭疏云:“明珠与余国柱背公营私诸款。”清昭槤《啸亭杂录·郭刘二疏》
- 9 虎体熊腰
-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语法:虎体熊腰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男性。
- 10 点头哈腰
- 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语法:点头哈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示例:他见的点头哈腰的样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 11 曲学多辨
- 曲学:知识不广泛且头脑顽固的人;辨:通“辩”,争论。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喜欢毫无意义的争辩。
- 12 柳腰莲脸
- 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出处:唐 韩偓《频访卢秀才》诗:“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语法:柳腰莲脸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 13 鞠躬尽力
- 见“鞠躬尽瘁”。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语法:鞠躬尽力作谓语、定语;指恭敬谨慎。示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 14 拊背扼吭
-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出处: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语法:拊背扼吭作谓语、定语;指控制要害。示例:俄既东向并亚细亚诸国,而后拊背扼吭以薄英法,则其志可逞也。清 王韬《跋〈同送西吉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