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内方外简介
直内方外的意思
解释: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出处:
《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语法:
直内方外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只要体当自家直内方外之实事,乃是为已之切。”
直内方外相关词语
- 1 公平正直
-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语法:公平正直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公道。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2回:“天下的事惟公平正直合秤一般。”
- 2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怨女: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旷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业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语法: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作谓语、定语;用于社会局面。示例:现代社会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的局面难以实现
- 3 长驱直入
- 驱:快跑;长驱: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直入:不停顿地一直向前。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自此,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语法:长驱直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示例:我根据数日来的长驱直入,满相信着先头部队是已经进入了武昌。(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
- 4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 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语法:恩人相见,分外眼青作宾语、分句;用于亲人朋友等。
- 5 信外轻毛
- 佛教语。信心动摇不定,像鸿毛轻飘浮动出处:《观经玄义分》:“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语法:信外轻毛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 6 墙里开花墙外香
- 比喻人做出了成绩,内部还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出处:海岩《死于青春》:“墙里开花墙外香,都这样儿,不做就算了。”语法:墙里开花墙外香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个人的名气。示例:这就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状况
- 7 铭感五内
- 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 8 外合里应
-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出处:《前汉书平话》上卷:“高皇大喜,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拿捉陈豨。”语法:外合里应联合式;作谓语;指内外勾结。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外合里应,好懒食馋,背地瞒官作弊。”
- 9 肥水不落外人田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出处:沈从文《一个大王》:“俗话说‘肥水不落外人田’,因此一排人把步枪上了刺刀,守在门边,预备给这弁目过不去。”语法:肥水不落外人田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自私。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那天他同我谈,说要开药店。原来‘肥水不落外人田’。”
- 10 文圆质方
- 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11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语法: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褒义。示例: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他得有灵敏的感觉,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12 里外夹攻
-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出处:《新五代史 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语法:里外夹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同时进攻。示例:欧阳山《三家巷》:“咱们就来一个里外夹攻!”
- 13 方头不律
- 见“方头不劣”。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语法:方头不律作谓语、定语;指人固执。
- 14 径情直遂
-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出处:《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语法:径情直遂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毛泽东《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