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背扼吭简介
拊背扼吭的意思
解释: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出处:
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语法:
拊背扼吭作谓语、定语;指控制要害。
示例:
俄既东向并亚细亚诸国,而后拊背扼吭以薄英法,则其志可逞也。清 王韬《跋〈同送西吉甫文〉》
拊背扼吭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抚背扼喉
英语翻译
- 英语:
hold the best strategic position and render the enemy helpless
拊背扼吭相关词语
- 1 离乡背井
- 乡、井:家乡;背:离开。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语法:离乡背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示例:有许多本地的干部,现在要离乡背井,到前方去。(《毛泽东选集 关于重庆谈判》)
- 2 驼背羊髯
- 脊背像骆驼,胡须像山羊。形容老头的形象。
- 3 引吭试啼
- 中国成语,形容小公鸡仰起脖子拉长喉咙准备啼叫。
- 4 切齿拊心
- 咬牙捶胸。极端痛恨貌。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语法:切齿拊心作谓语、定语;指痛恨。
- 5 面从背言
-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语法:面从背言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表里不一。
- 6 汗出洽背
- 同“汗流浃背”。出处:《汉书·王陵传》:“[周勃]汗出洽背,愧不能对。”语法:汗出洽背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
- 7 衔口垫背
- 衔口: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垫背:给死尸背上放钱。借指死亡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凤姐道:‘我又不等着衔口垫背,忙什么呢!’”语法:衔口垫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背黑锅
- 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你们也真傻!何苦替他们两人背黑锅?”语法:背黑锅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别光顾一时痛快,自己倒霉不算,我也得跟着背黑锅……走吧。”
- 9 拊膺顿足
- 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出处: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叹骨肉拊膺顿足,曷胜哀痛。”语法:拊膺顿足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悲痛时。
- 10 背城借一
- 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语法:背城借一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作最后一搏。示例:合家细弱,依栖于此,屡被封家女子,横见摧残,今欲背城借一,烦君属檄草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绛妃》)
- 11 不声不吭
- 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他不声不吭,唿地豁开人,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对部走去。”语法:不声不吭作谓语、定语;指默不做声。示例:等到人们七嘴八舌把话都说光倒净以后,他不声不吭,唿豁开人,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队部走去。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二
- 12 勾肩搭背
- 搭背:搭腰。指相互亲密拥抱或并行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只见尼姑与那些女娘,或是搂抱一会,或是勾肩搭背、偎脸接唇一会。”语法:勾肩搭背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48章:“可眼睛又不由挨个观察那些勾肩搭背、没完没了亲嘴的男男女女;直看得他浑身筛糠般发抖,直巴咂嘴。”
- 13 背公营私
-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出处:宋 张商英《护法论》:“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语法:背公营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私心重。示例:郭疏云:“明珠与余国柱背公营私诸款。”清昭槤《啸亭杂录·郭刘二疏》
- 14 芒刺在背
-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语法:芒刺在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感知动词后。示例:现在被献忠这样一看,感到跼蹐不安,犹如芒刺在背。(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