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塞耳简介
闭目塞耳的意思
解释: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
《隋书 东夷传 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语法:
闭目塞耳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与外界隔绝。
示例:
设有人闭目塞耳,跣而疾趋,前遇险阻,安有不颠踬者哉!宋·司马光《遗表》
英语翻译
- 英语:
close one's eyes and block one's ears
闭目塞耳相关词语
- 1 伤心惨目
-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出处: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语法:伤心惨目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形单影只,备极凄凉。且偶经故居,伤心惨目。(清 沈复《浮生六记 坎坷记愁》)
- 2 心存目替
- 存:想念;替:废弃。心里虽然想念,但已废弃看望的行动出处: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历试无效,且有家艰,心存目替,赋诗申怀。”语法:心存目替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抓头挖耳
- 形容竭力思索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7回:“谡如见大家都不依,只得抓头挖耳的思索。”语法:抓头挖耳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4 耳听八方
-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语法:耳听八方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形容人很机警。示例: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5 目迷五色
- 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语法:目迷五色主谓式;作谓语;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楚。示例:慎卿先生此一番评骘,可云至公至明;只怕立朝之后,做主考房官,又要目迷五色,奈何?(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 6 逆耳良言
-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出处:《史记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语法:逆耳良言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说等。示例:你不妨耐心地听一听逆耳良言,也许这对于你是有好处的。
- 7 游心骇耳
-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语法:游心骇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袁枚《序》:“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
- 8 触目警心
- 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出处: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为子而必诚于孝,触目警心,自有许多痛痒相关处。”语法:触目警心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贵友既著有《醒迷文》,俟寄到时明岁开设学堂,可钞贴各乡镇讲堂,以便教习随时讲解,俾学生触目警心。《扫为帚》第二四回
- 9 盲目乐观
- 盲:瞎,盲从。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前一种是不看条件,盲目乐观。”语法:盲目乐观作主语、谓语、宾语;指高兴得太早。示例: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一章:“竟然如此盲目乐观,轻信前方送去的虚假捷报。”
- 10 盲目崇拜
- 指盲从崇拜别人出处:梁遇春《醉中梦话(二)》:“屈服于权威的座前已是我们的国粹,新文学家用不着再抬出许多沾尘不染的洋圣人来做我们盲目崇拜的偶像。”语法:盲目崇拜作谓语、宾语;指盲从崇拜别人。示例:李云德《沸腾的群山》:“同时也不要盲目崇拜,要实事求是地研究。”
- 11 闭门埽轨
- 谓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 12 肥头胖耳
- 见“肥头大耳”。出处:《何典》第八回:“识宝太师的女儿,叫做畔方小姐,生得肥头胖耳,粗手大脚。”语法:肥头胖耳作定语、宾语;指人的长相。示例:钱钟书《围城》:“做诗的人似乎不宜肥头胖耳,诗怕不会好。”
- 13 狞髯张目
- 犹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出处:清·王韬《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曾贼知军门自至,突出欲擒之,狞髯张目,勇气百倍,直呼军门名。”语法:狞髯张目作谓语、定语;指人发怒的样子。
- 14 杜耳恶闻
- 塞住耳朵不愿听。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语法:杜耳恶闻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