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心涤虑简介
斋心涤虑的意思
解释:
净洁身心,清除杂念。
出处:
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方斋心涤虑,以俟陛下反复诘难,庶几竭尽愚衷。”
语法:
斋心涤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斋心涤虑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洗心涤虑
斋心涤虑相关词语
- 1 计研心筭
- 谓精心研究计算。 宋 范浚 《张府君墓志铭》:“繼丁大故,生産益落,府君得計研心筭以治産,累歲遂致饒衍。”
- 2 心平气舒
-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出处:《读乐天诗》
- 3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六》:“而佳者反弃去,殆不可晓。平心而论,则惟《天地长留集》所取为当。”语法:平心而论偏正式;作分句;表示公正。示例:当前踧落,固是数之不偶,平心而论,文亦未便登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司文郎》)
- 4 知心知意
- 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关心备至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如今宝姐姐家去了,连香菱也不能过来,二姐姐又出了门子了,几个知心知意的人都不在一处,弄得这样光景。”语法:知心知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陈满是吃过大苦的人,知心知意,问寒问暖,对老人很好。”
- 5 人心皇皇
- 见“人心惶惶”。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语法:人心皇皇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惊恐不安。示例:但一月无君,人心皇皇,每日议立议迎,全无成说。清·孔尚任《桃花扇·阻奸》
- 6 论心定罪
-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语法:论心定罪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判案等。
- 7 心香一瓣
- 心香:内心的香;瓣:花或果中的一片。比喻心中真诚敬礼,如燃香供佛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7回:“我李玄只有心香一瓣,谨祝诸兄福寿绵长而已。”语法:心香一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季羡林《序》:“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 8 心忙意乱
- 犹心慌意乱。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要有心忙意乱光景,倘或迟误,枭首示众。”语法:心忙意乱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欧阳山《三家巷》:“心忙意乱地对着周炳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 9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出处: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语法:掉以轻心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否定句。示例:由于这样,好些人就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的道理—装饰的美掉以轻心了。(秦牧《两只青蛙》)
- 10 娱心悦目
-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语法:娱心悦目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心情。示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有的歌唱,有的舞蹈,真是娱心悦目,好看不过的。”
- 11 死心搭地
- 见“死心塌地”。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是他拂茶青山沽酒旗,伴着我死心搭地。”语法:死心搭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态度顽固。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搭地。”
- 12 同心毕力
- 齐心尽力。出处:《东观汉记·任隗传》:“永元初,外戚秉权,朝臣畏悚,莫敢抗者,惟隗与袁安同心毕力,数犯颜谏。”语法:同心毕力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3 心辣手狠
- 见“心狠手辣”。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可旺今年才二十二岁,但心辣手狠,超过他的义父。”语法:心辣手狠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心肠狠毒。
- 14 同心叶力
- 同“同心协力”。出处:宋·欧阳修《论乞主张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臣闻自古帝王致治,须待同心叶力之人。”语法:同心叶力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