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白圭简介
三复白圭的意思
解释:
《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出处: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三复白圭相关词语
- 1 三等九格
- 犹三六九等。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楼道:‘娘,不是这等说,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语法:三等九格作宾语、定语;指许多等级和类别。
- 2 白衣送酒
- 穿白衣的人来送酒。指人心想事成出处:南朝·宋·檀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日无酒,出篱边怅望久耶,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语法:白衣送酒作宾语、定语;指心想事成。
- 3 三纸无驴
-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语法:三纸无驴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4 沉冤莫白
-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出处:宋 张商英《鄂州谢上表》:“虽有沉冤,莫能往诉。”语法:沉冤莫白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不白之冤。示例:案关出入,岂容蒙混。仰在研询,务得确情,不得含糊了事,以致沉冤莫白。(《晚清文学丛钞 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
- 5 红白喜事
- 男女结婚是喜事,高寿的人去世的丧事叫喜丧,所以统称为红白喜事。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杂话 红白盛事》:“苏杭之间,每乎婚丧喜庆为红白事,其来久矣。”语法:红白喜事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1)我可能也还要为红白喜事奔走。(2)只要是和人民大众有关的红白喜事,也就是我的事。
- 6 朱朱白白
- 朱朱:花红的样子。红的红,白的白。指各色花木出处:唐·韩愈《感春三首》:“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语法:朱朱白白作谓语、定语;指花木。示例:宋·陆游《赏花》:“湖上花光何处寻?朱朱白白自成林。”
- 7 蝉联往复
- 蝉联:连续相承。接连不断地反复重演出处:梁启超《新民说》:“故扰乱之种子不除,则蝉联往复之破坏,终不可得免。”语法:蝉联往复作定语、状语;用于事物等。
- 8 东山复起
- 同“东山再起”。出处: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语法:东山复起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重新得势。示例: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夫子乞养西归,东山复起,物换星移,三十年为一世矣。”
- 9 青口白舌
- 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出处: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这样的好风水,保桥还来不及呢!岂可青口白舌,轻易说拆去么?”语法:青口白舌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
- 10 一沐三握发
- 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语法:一沐三握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皂白沟分
- 皂:黑。比喻界限非常分明出处: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四》:此是圣学极至处,亦是圣学、异端皂白沟分处。语法:皂白沟分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六问三推
- 谓反复审讯。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我是个妇女家,怎熬这六问三推。”语法:六问三推作谓语、定语;指反复审讯。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却又六问三推,千般锻炼。”
- 13 三上之功
- 古人的“三上”是指枕上,马上,厕上。
- 14 复合判断
- 暂未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