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地分茅简介
裂地分茅的意思
解释: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出处: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语法:
裂地分茅作谓语、定语;指分封土地。
示例:
裂地分茅的想法不是天方夜谈
裂地分茅相关词语
- 1 知天知地
- 指知天时,通晓地利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语法:知天知地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2 参天两地
- 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出处:《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语法:参天两地作定语、状语;用于人。
- 3 惊天动地
-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出处: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语法:惊天动地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功垂竹帛,世享荣华。(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 4 骂天咒地
- 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骂出处:贾平凹《妊娠》第二章:“后村里纷纷传说谁家老祖宗的墓被盗了,骂天咒地。”语法:骂天咒地作谓语、状语;指漫骂。示例:李德才跟着老山头走回西锁井,一进冯家大院,听得冯大奶奶在内宅骂天扯地,正在吵闹。梁斌《播火记》七
- 5 纲常扫地
- 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史臣有《仇牧赞》云:‘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语法:纲常扫地作宾语、定语;用于社会风气等。
- 6 天地诛戮
- 见“天地诛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若有瞒昧,天地诛戮。”语法:天地诛戮作谓语、定语;用于盟誓等。示例:如果背叛诺言,就会天地诛戮
- 7 金光盖地
- 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语法:金光盖地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8 安分守拙
- 规矩老实,宁按照愚拙的想法行事,也不取巧。出处:清·顾炎武《复智栗书》:“贤侄今日惟有善事高堂,力学不倦,安分守拙,以为保家之计。”
- 9 尽地主之谊
- 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语法:尽地主之谊作谓语;用于交往。示例:今天该我尽地主之谊了
- 10 漫天盖地
- 遍布天地之间。出处: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语法:漫天盖地作定语、状语;形容众多而密集。示例:瞿秋白《饿乡纪程》:“渴望和润的幻想虽充满了他的内力,究不敌漫天盖地宇宙的伟力。”
- 11 不分胜败
- 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语法:不分胜败作谓语;指势均力敌。示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力气再大也不行,两下里不分胜败。”
- 12 将天就地
- 谓以高就低。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小娘子休得悲伤,小可承娘子错爱,将天就地,求之不得,岂敢推托?”语法:将天就地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3 不习地土
-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出处:《南史 王融传》:“宋弁曰:‘当是不习地土。’”语法:不习地土作谓语、定语;同“不服水土”。
- 14 地无遗利
- 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出处: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语法:地无遗利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