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无遗利简介
地无遗利的意思
解释:
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出处:
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
语法:
地无遗利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地无遗利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地尽其利
地无遗利相关词语
- 1 无始无终
- 没有开始,没有结尾。出处:《淮南子·说林训》:“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至深微广大矣。”语法:无始无终作谓语、定语;指没有时间限制。示例: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
- 2 不习地土
-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出处:《南史 王融传》:“宋弁曰:‘当是不习地土。’”语法:不习地土作谓语、定语;同“不服水土”。
- 3 军中无戏言
- 谓军队中商议军机大事,郑重严肃,说话必负责任。
- 4 好谋无决
- 好:喜爱,善于;谋:策划,思考。 对问题思考策划得多,但却不能或不善于作出判断或决断。 例句:刘文策呀,或活一个好谋无决的“言语巨人”,不可用,不可用。词源浅释《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 5 裂地分茅
-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出处: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语法:裂地分茅作谓语、定语;指分封土地。示例:裂地分茅的想法不是天方夜谈
- 6 养虎自遗患
-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语法:养虎自遗患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纵容敌人。示例:清·宋儒醇《甲申春三月》:“武臣怯战斗,文臣主羁绊,驯致国破亡,养虎自遗患。”
- 7 知天知地
- 指知天时,通晓地利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语法:知天知地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8 参天两地
- 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出处:《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语法:参天两地作定语、状语;用于人。
- 9 惊天动地
-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出处: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语法:惊天动地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功垂竹帛,世享荣华。(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 10 横行无忌
- 横行:行动蛮横;倚仗暴力干坏事;无忌:肆无忌惮。仗势无所顾忌地干坏事。出处:《明史 赵南星传》:“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语法:横行无忌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坏人。示例: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横行无忌,为所欲为的行径至今记忆犹新。
- 11 百无是处
- 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出处:宋 辛弃疾《浣溪沙 漫兴作》词:“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语法:百无是处作谓语、补语、宾语;指没有一点好的地方。示例:每日价茶不茶,饭不饭,百无是处。元 王氏《粉蝶儿 寄情人》套曲
- 12 有增无已
- 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八章:“首先是美国教士向驻京美使发电报告说‘抢劫纵火及暗杀之事,有增无已……’”语法:有增无已作谓语、宾语;指只有超过。
- 13 遗风余俗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语法:遗风余俗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缺衣无食
- 缺乏衣食。 形容非常贫困。出处:明·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衣无食,到处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