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本宣科简介
照本宣科的意思
解释:
照:按照;本:书本;文本;宣科:原指道士诵读经文。照着本子念条文。比喻不能随意发挥;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
出处:
元 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语法:
照本宣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成语造句
- 1.这位老师讲课生动活泼,从不照本宣科。
- 2.他们喜欢照本宣科和高谈阔论,对经营一窍不通。
- 3.这次辩论会上,有个人是照本宣科,拿着稿子念,太没劲了。
- 4.上级发来文件,绝不能照本宣科,等因奉此一番就完事大吉。
- 5.有些老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
- 6.照本宣科的老师,算不上好老师。
英语翻译
- 英语:
repeat what the books say
- 日语:
書(か)かれたとおりに読(よ)み上(あ)げる
- 俄语:
держáться мёртвой буквы
- 其他:
<德>einen Text mechanisch vorlesen<法>
照本宣科相关词语
- 1 离本依末
- 见“离本趣末”。出处:《晋书·刑法志》:“然而律文烦广,事比众多,离本依末。”语法:离本依末作谓语、宾语;指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2 弃本逐末
-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出处:《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语法:弃本逐末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1回:“若皮毛未得,先学术数,便是弃本逐末。”
- 3 艳阳高照
- 灿烂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普照大地。很好的天气,此词用在人或事上面比喻前程、前景一片光明,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
- 4 科班出身
- 科班:指旧时招收儿童;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出处: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语法:科班出身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班出身的人越来越多。
- 5 本相毕露
-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语法:本相毕露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本来面目。示例:你终于本相毕露了
- 6 探本溯源
- 探:求索。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出处: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五章第三节:“它对词语的探本溯源工作,作得还不到家。”语法:探本溯源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穷本极源
-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出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语法:穷本极源作谓语;指探求事物的本源。
- 8 根深固本
- 固:坚守。指根茎深厚牢固出处:《晋书·伏滔传》:“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根深固本,传之百世。”语法:根深固本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9 科第出身
- 同“ 科甲出身 ”。《红楼梦》第二回:“到了 如海 ,便從科第出身,雖係世禄之家,却是書香之族。”
- 10 犀照牛渚
-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着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出处:《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语法:犀照牛渚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明·高启《青丘子歌》
- 11 整本大套
- 谓有计划、有条理、全面。出处:老舍《赵子曰》第十七:“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际,你想想,端翁,我老赵受得了受不了?!”又《文博士》三:“中国的老事儿有许多是合乎科学原理的,不过是没有整本大套的以科学始,以科学终而已。”语法:整本大套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12 两道三科
-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谁听你两道三科,嚷似蜂窝,甜似蜜钵。”语法:两道三科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 13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语法:山河易改,本性难移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感慨等。
- 14 山鸡照影
- 山鸡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比喻顾影自怜出处:宋·黄庭坚《睡鸭》诗:“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对镜不作双。”语法:山鸡照影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元·袁槲《次韵仲章》:“汀草弄妍成背怨,山鸡照影惜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