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照影简介
山鸡照影的意思
解释:
山鸡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比喻顾影自怜
出处:
宋·黄庭坚《睡鸭》诗:“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对镜不作双。”
语法:
山鸡照影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元·袁槲《次韵仲章》:“汀草弄妍成背怨,山鸡照影惜分飞。”
山鸡照影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山鸡映水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南方有人捕到一只美丽的山鸡献给曹操。曹操喜欢山鸡,命手下人逗山鸡跳舞,他们不懂山鸡的习性,怎么逗也不能让其跳舞。聪明伶俐的曹冲让人抬来一面大镜子,把山鸡放在镜子面前,山鸡面对镜子忘情地跳起舞来
山鸡照影相关词语
- 1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出处:《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语法:名山大川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虽然那子胥多有本事,凭着俺这名山大川,长江险阻,那伍子胥怎便容易到的俺国来。(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
- 2 青山绿水
- 泛称美好山河。出处: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语法:青山绿水联合式;作宾语;泛称美好山河。示例: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 3 衾影何惭
- 衾:被子。指不做亏心事,独处时内心不感到惭愧。比喻为人行为光明,问心无愧。出处:《新论·慎独》:“故身恒居善,则内无忧虑,外无畏惧,独立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 4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语法:山河易改,本性难移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感慨等。
- 5 一唱雄鸡天下白
- 公鸡一叫,天就亮了。形容东方破晓,长夜宣告结束。指真相大白出处: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语法:一唱雄鸡天下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 6 吠影吠声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出处:清 梁启超《管子传》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语法:吠影吠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示例:叭儿们何尝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又何尝想到民族,只要一吠有骨头吃,便吠影吠声了。(《鲁迅书信集 致杨霁云》)
- 7 照本宣科
- 照:按照;本:书本;文本;宣科:原指道士诵读经文。照着本子念条文。比喻不能随意发挥;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出处:元 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语法:照本宣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 8 河山破碎
- 河山:指国家的领土。 比喻国家遭到外敌侵略,领土沦陷丧失。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山河破碎风漂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9 名山胜水
- 见“名山胜川”。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名山胜水,凑着赏心乐事。”语法:名山胜水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著名山川。示例:孙犁《告别》:“虽名山胜水,不能增一分之快。”
- 10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语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复句式;作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毛泽东《论持久战》:“如果避免了战略的决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然丧失若干土地,还有广大的回旋余地。”
- 11 鸡肤鹤发
- 皮肤起皱,头发变白。形容衰老。形容老年人皮肤皱、头发白。出处:北周·庾信《竹杖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语法:鸡肤鹤发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衰老。。示例: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肤鹤发与真同。
- 12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
-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语法: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13 渔海樵山
- 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出处:清·方文《留别马倩若兼订毗陵之游》诗:“渔海樵山过此生,向平儿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广西》诗:“愿君早奏升平略,鱼海樵山任所之。”语法:渔海樵山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军令如山
-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语法:军令如山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军事。示例: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军令如山,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