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拙简介
安分守拙的意思
解释:
规矩老实,宁按照愚拙的想法行事,也不取巧。
出处:
清·顾炎武《复智栗书》:“贤侄今日惟有善事高堂,力学不倦,安分守拙,以为保家之计。”
安分守拙相关词语
- 1 不分胜败
- 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语法:不分胜败作谓语;指势均力敌。示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力气再大也不行,两下里不分胜败。”
- 2 惶惶不安
-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语法:惶惶不安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神不宁。示例: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 3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 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出处:《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语法:不入兽穴,安得兽子作宾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 4 心安神泰
- 泰:通畅,平安。心神安宁,泰然自若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诵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恶梦不生,心安神泰。”语法:心安神泰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心态等。
- 5 信守不渝
- 坚守信用不变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语法:信守不渝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为顾客提供最佳品质的产品,是这家公司几十年来始终信守不渝的宗旨。
- 6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缘悭分浅,不获再睹丰仪。”语法:缘悭分浅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0回:“只为缘悭分浅,遇不着一个知己。”
- 7 抱残守阙
-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出处: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 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语法:抱残守阙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示例:在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竞相涌现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抱残守阙,不注意品种质量,将会走投无路。《人民日报》1981.4.2
- 8 难解难分
- 双方争斗激烈;难以分开;也指双方关系密切;难以分开。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正在难解难分,忽听东边山上,犹如千军万马之声。”语法:难解难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双方感情很好。示例:这盘棋,两人杀得难解难分,不分高下。
- 9 赏罚分明
-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语法:赏罚分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谁有功,谁有过,群众知道得最清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做到赏罚分明。
- 10 安居乐俗
- 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出处:《老子》第八十章
- 11 安车蒲轮
- 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壁,征鲁申公。”语法:安车蒲轮作谓语、定语;指对贤能者的优待。示例:申公待聘,安车蒲轮。(明 张岱《寿周霞城八十》)
- 12 安忍之怀
- 习于残忍之事的心肠。出处:《隋书·刑法志》:“枭首轘身,义无所取,不益惩肃之理,徒表安忍水怀。”
- 13 忐忑不安
-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语法:忐忑不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母亲谨慎地窥视着一切动静,心里忐忑不安,她怕有人出卖星海。(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
- 14 安生乐业
-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出处:《汉书 严助传》:“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使之无穷。”语法:安生乐业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工作生活都很好。示例:以是黎民感德,皆安生乐业,实有太平之象。明·张居正《谢召见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