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之怀简介
安忍之怀的意思
解释:
习于残忍之事的心肠。
出处:
《隋书·刑法志》:“枭首轘身,义无所取,不益惩肃之理,徒表安忍水怀。”
安忍之怀相关词语
- 1 虚而虚之
- 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出处:《草庐经略·虚实》:“虚而虚之,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语法:虚而虚之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策略等。
- 2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出处:《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语法:目不忍见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情景很凄惨。示例:地震过后,到处都是目不忍见的惨象
- 3 行或使之
- 行:所作所为;使:命令,指使。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比喻做事自觉主动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语法:行或使之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 4 怀刺漫灭
- 刺:名帖,名片。身藏名片太久,以致名片字迹模糊消失。形容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人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祢衡传》:“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语法:怀刺漫灭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回:“若白白说些瞻依嫟就话头,就是司空见惯矣,不如学祢正平怀刺漫灭。”
- 5 马上得之
- 旧时比喻以武力夺取天下
- 6 擎天之柱
- 支撑天的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亦作“擎天玉柱”。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擎天之柱著功勋,包罗大海佐明君。”语法:擎天之柱作主语、宾语;指肩负重任的人。示例:现在擎天之柱,为何不用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 7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出处:《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语法: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示例:你这样做等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8 回禄之灾
- 回禄:传说中的火神。指火灾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包定之》:“近闻永嘉有回禄之灾,高居不至惊恐否?”语法:回禄之灾作宾语、主语;指火灾。
- 9 怀道迷邦
- 犹言怀宝迷邦。出处:《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语法:怀道迷邦作谓语;指有才德而不为国家所用。
- 10 无缚鸡之力
- 缚:捆,绑。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语法:无缚鸡之力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身体虚弱。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
- 11 竹马之好
-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洒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语法:竹马之好作宾语;指好朋友。
- 12 饕餮之徒
- 比喻贪吃的人。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语法:饕餮之徒作宾语;指贪吃的人。示例:我不是饕餮之徒
- 13 桂玉之地
- 指京师。出处:宋·戴埴《鼠璞·桂玉》:“马存字长游,谓子游京师,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语法:桂玉之地作主语、宾语;指京师。
- 14 浸润之谮
- 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语法:浸润之谮偏正式;作宾语;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示例: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