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旷超俗简介
清旷超俗的意思
解释:
指清明旷达,超脱于世俗之外。
出处:
南朝·梁·沈约《被褐守山东》:“欲一去而不还,怅邹衣之未褫。揖林壑之清旷,事氓俗之纷诡。”
清旷超俗相关词语
- 1 旷古一人
- 旷古:空前;从古到今。自古以来只此一人。形容绝无仅有。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北面而师之者,可谓旷古一人而已!”语法:旷古一人作宾语、定语;用于独特的人。
- 2 民淳俗厚
- 民风质朴敦厚。出处: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语法:民淳俗厚作宾语、定语;用于社会风气。
- 3 清源正本
-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出处:《文史知识》:“对每一种文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需要客观地分析,清源正本,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语法:清源正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降心顺俗
- 降低心志,随顺流俗。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语法:降心顺俗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5 入国问俗
-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语法:入国问俗偏正式;作宾语、分句;指尊重别国的风俗。示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12章:“这也是孟子所说,‘入境问禁,入国问俗’的道理。”
- 6 遗俗流风
- 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 7 六根清净
-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出处:隋 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语法:六根清净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示例: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
- 8 遗风馀俗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 9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出处:参见“败俗伤化”。语法:败俗伤风作谓语、定语;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示例:行者道:“菩萨,虽是这般故事,奈何他玷污了皇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他死罪。”《西游记》第七一回
- 10 清正廉洁
-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出处: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语法:清正廉洁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五回:“高阁老是一等一的清正廉洁之臣。”
- 11 超轶絶尘
- 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很不平凡。
- 12 含糊不清
-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语法:含糊不清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但做什么生意,这小子一直说得含糊不清。”
- 13 清身洁己
- 谓保持自身节操,身体力行。出处:《南史·可尚之传》:“太保王弘每称其清身洁己。”语法:清身洁己作谓语、宾语;用于为人。示例:《晋书·解系传》:“系及二弟洁育并清身洁己,甚得声誉。”
- 14 河海清宴
- 见“河清海晏”。出处:清·纳兰性德《金山歌》:“河海清宴,中外乐康。”语法:河海清宴作宾语、定语;比喻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