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仁忘仁简介
至仁忘仁的意思
解释:
至仁:最大的仁德。指仁到了极点反而忘掉了仁。比喻事物到达顶点容易被忽略掉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任数》:“故至德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静以待时,时至而应,心暇者胜。”
语法:
至仁忘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至仁忘仁相关词语
- 1 沐仁浴义
- 谓受仁义的熏陶。出处:清·吴定《示诸生书》:“自《宋史》创立道学之徒,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语法:沐仁浴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国尔忘家
- 尔:助词。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语法:国尔忘家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鲁迅《两地书》九)
- 3 至高至上
- 至:最。最高,无可再高出处:茅盾《子夜》:“吴荪甫忍不住笑了。范博文向来的议论——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艺术云云。”语法:至高至上作谓语、宾语、定语;最高。
- 4 奉扬仁风
- 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出处:《晋书·袁宏传》:“时闲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此黎庶。’”语法:奉扬仁风作谓语、宾语;用作颂扬德政。
- 5 四至八道
-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语法:四至八道作宾语、定语;旧时地界标志。示例: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1回:“何道士就在空地上安放了罗经,打了响桩,另画了四至八道的界限。”
- 6 渐仁摩谊
- 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 7 永世不忘
- 永世:无穷尽的世代。终身铭记在心,永不忘怀。
- 8 忘忧物
- 1.指酒。 2.指萱草。
- 9 时不再至
- 时:时机。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出处:汉·李陵《与苏武诗》:“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 10 舍生忘死
-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语法:舍生忘死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 11 公而忘私
-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语法:公而忘私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篇》)
- 12 煦煦为仁
- 煦煦:和悦惠爱的样子。指小恩小惠。形容妇人之仁出处:唐·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语法:煦煦为仁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3 眷眷不忘
- 眷眷:爱恋。 眷恋不已,难以忘怀。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眷眷怀顾。”
- 14 发愤忘餐
- 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魏书·高允传》:“拔萃衡门,俱渐鸿翼,发愤忘餐,岂要斗食。”语法:发愤忘餐作补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